第18章(第2/3页)

翠翠声音不由也小了点:“见素姐姐,你有事的话只管去忙,我们在这里伺候奶奶就好。”

“我没有旁的事,”见素温和道,“王爷吩咐我守在此处,你们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告诉我。”

翠翠没什么需要,但有一肚子问题,试探着问了两个,比如沂王为什么会巧合地派人相救,再如她们不便呆在沂王府里,稍后能不能离开,见素都答了,却和没答也差不多:“王爷的心思,我不能揣测。你们安心在此,王爷自有安排。”

翠翠:“……哦。”

她一向是风风火火,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但见素通身的规矩气派比她见过的一些官家太太还大,硬是把她震慑住了。

而稍后服侍起兰宜换衣擦身时,见素的动作又轻柔仔细,一丝不苟,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翠翠只能在一旁打打下手,一边做一边不安。

她自然愿意相信自家奶奶,仰天观上发生的事,兰宜说是误会,那就是误会,可沂王府这个样子……有点奇怪。

或许王府的规矩就是如此,沂王的心地也就是善良,她们就是碰上好人了。

这一天就在翠翠的自我说服中过去了,沂王一直没有出现,翠翠的心反而安定了点,沂王那样的身份,本就没道理来探望兰宜,也不方便。

“奶奶,等你好点了,我们就回去让大爷做主。”翠翠趴在床边嘀咕,“这次一定不能放过姜姨娘,她敢给奶奶的药里下毒,做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大爷再偏心,也不该护着她了。”

在翠翠心里,药是姜姨娘让人去配的,姜姨娘又一向与自家不对付,那她当然就是凶手了。

兰宜知道不是。

姜茹除非突然得了失心疯,才会起意毒死她,不仅仅是利益的问题,这种手段本身,也激烈得没有必要。

她相信杨文煦也知道。

所以他一定会护的。

不过,护着的未必是姜姨娘。

这不是因为姜姨娘对她下了毒,相反,因为下毒的人不是姜姨娘。

兰宜在一刻不停的疼痛中找到了一丝趣味。

杨家现在的局面,一定很精彩吧。

**

杨家。

杨老爷拖拖拉拉地走进了家门。

杨文煦跟在他身后。

他是杨文煦亲自从赵家请回来的。

杨老爷并不想走,他以做客为名,在赵家已经呆了一天半了,赵老爷倒是愿意继续招待他,怎奈杨文煦找上门来,人家父子至亲,赵老爷没有多话的余地,只得依依不舍地把杨老爷送了出来。

一进家门,杨老爷就昂着头道:“我累了,歇息去了。”

杨文煦盯着他的背影,目光冰冷:“那包药和兰宜现在都在沂王府里,父亲还要装傻不知吗?”

杨老爷惊讶地转过头来——他当然知道,就是知道,才吓得撒腿躲到了赵家,把烂摊子丢给了儿子。

他嘴上绝不会承认:“什么?怎么又和王府瓜葛上了?我就说陆氏不守妇道!”

杨文煦闭了一下眼。

他简直无法忍受杨老爷的愚蠢。可他不得不忍受,因为这是他的父亲,给予他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摆脱不了也替换不掉的人。

杨老爷没能如愿休息,在儿子的逼迫下来到柴房,见到了杨升。

杨升情状十分凄惨,不但被捆成了粽子样,还又挨了一顿结实的板子,这回是货真价实地奄奄一息了。

杨老爷瞳孔紧缩。

杨文煦冷道:“杨升已经都招了。”

查这样的案子对他根本不费力气,砒/霜是剧毒,发作起来很快,问题必然出在兰宜出门之前的饮食上,一条线扒下去,姜姨娘所派小厮归途中与杨老爷有过的接触,杨升的所为,半日之内就清清楚楚。

“他招了——啊,”杨老爷表情慢慢恢复正常,“原来是他下的毒手,那就把他按家法处置了吧。再去把陆氏接回来,她住到人家府里,像什么样子,若有廉耻,自己该早回来了才是。”

杨升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吃力地望向柴房门口高高在上的杨老爷:“老爷,你怎么能这样说——”

又向杨文煦哀求,“大爷,真的不是我,我与大奶奶无冤无仇,怎会害她,是老爷吩咐我去买的东西,让我寻机下给大奶奶,但我没敢从命,后面的事我都不知道啊!”

杨文煦知道他没说谎,并不宽容:“你知道有这样的事,就该来报与我,私自隐瞒,酿下祸端,有何冤枉之处。”

杨升嘴里发苦,想说他不敢得罪杨老爷,再一想,又何必他说,杨文煦文曲星一般的人物,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分明是父子间不好做对头,安心拿他当了替罪羊。

杨老爷精神起来了:“就是,都怪你这奴才不好,你要是贤良一些,懂得,嗯,规劝老爷,老爷也不会犯这个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