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二合一(第2/4页)

“以后只要能一直来买粮食,咱也不用担心饿死人了,说不定运气好还能买到良种呢。”

“之前隔壁村老是和我们抢柴火,抢水源,现在指不定怎么羡慕我们呢!”

回去的路上,一路都是欢声笑语,听了就觉得精神一振,对未来充满希望。

浮台村的村民们在桦国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

城静枫知道,若是这个时候迅速接纳这个村子,并且配上和他们的人相同的良种或是设备,可以加快这个进程,但是她还是没有这样做。

有的时候得到的太快,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很多人都因为得到得太容易,而不懂珍惜。

尤其是这种归并,若是显得她们太过主动,在他们眼中,可能就会有些廉价,日后度过了危机,产生别的想法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只有自己心中期盼已久的,然后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努力才得到的东西,才会更加的珍惜。

所以不管是桦国户籍,还是高产良种,或者是其它的一些东西,她都暂时没有表示。

是指不限制他们在边关的一些城池活动,给他们劳力挣钱买粮食的一条活路。

愿意踏踏实实勤恳干活的人,才是她真正想要的人口。

尽管城静枫几乎是没有任何主动的表示,但是浮台村的生活改变,还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炊烟是最明显的,也是传得最远的。

原本大家都是一天一顿,一天燃起一次炊烟,结果浮台村这边居然开始一天两次地燃起炊烟,甚至一天少数人家还一天三次!

尽管被军队阻拦,没办法靠近了看,但是也有人想办法,在制高点上往下看,也能隐约看见一点。

一群人早出晚归,欢声笑语。

尤其是每天回来的时候,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口袋,背起来有点重量,一看那个形状就知道是粮食。

看见小孩们不在只是缩在房间里,而是被放出来在村中空地奔跑玩耍,看见明显一天天变强壮的人,也忍不住效仿起来。

金礼村世代生活在这里,没有和别的村子通婚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开始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接济,不过慢慢试探过几次之后,胆子就大了起来。

甚至敢直接隔着军队的防守,和对面的人喊话。

“娘,这是你外孙去搬石头挣回来的粮食,你先拿回去和我爹两个人吃,记得回去劝劝你们村的人,有什么好怕的,桦国这边日子可好了,快点过来。”

“二伯,你不是会做哪些小孩子喜欢的玩意吗?这边不少小孩子都手上有余钱,你过来摆个摊,能供一家子的口粮。”

小批量地传递粮食,传递口信,驻扎的军队都像是完全没有看见一样。

在这样的呼喊之下,原本胆子小的人也开始升起挪动界碑的念头。

不过在浮台村之后,对面小国的朝廷就反应过来了,大多都下了命令,死守界碑,绝对不允许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各国军队都提着脑袋,开始严防死守,每天都巡逻查看每一块界碑,还恐吓附近的村民道:“投敌叛国,这可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升起的想法,终究还是被吓回去了,不少人后悔道:“早知道就早点跟着浮台村的人一起动手了。”

强压之下,必有反弹,尤其是面临生存本能的抉择的时候,反抗的动力就更足了。

胆子小的人,真的开始慢慢——日拱一卒。

不过要说胆子大,还要数听了消息往边关赶来的难民。

手里拿着菜刀,拿着木棍铁棍,拿着石斧等等一系列防身的武器。

在面对军队阻拦的时候,逃难而来的难民们,没有几天时间,就从互相防备,变成了团结一心。

一面是怒火中烧,豁出命去的全力一搏,一边是心中意念有所动摇,多年未战的兵卒。

尽管武器有差别,尽管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但是就是凭着那股不要命额气势,难民们竟然还真的有一部分取得了上风。

再靠近界碑之后,难民们可没有什么日拱一卒的想法,直接用各种工具,直接将界碑从地里翘起来。

然后直接送到后面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当看见对面桦国的军队前来将自己包围的时候,难民们无不瘫软在地,手中紧紧抓住的武器都松开了,眼泪像是没有了阀门一样,成串的往下流,但是嘴里却发出畅快和解脱的笑声。

“哈哈哈哈,我们真的成功了。”

“爹,你看到了吗?我们真的过来了,不用被饿死了。”

“别哭,有什么好哭的,我们应该笑才对,该高兴的好大事!”

也有人急急忙忙的将已经饿得瘫软在地,走不动道的家人安顿好,然后顺着自己之前看到的方向,想赶紧去打工挣钱买粮食。

尽管各国都有下政策制止,但是效果好像并不是很明显,不知不觉中,桦国自西向南这一片的边境线,都向前延伸了不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