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被套住的和出使的(第3/7页)

若他常遇春有了仁德的名声后做出这些事,那反噬恐怕他之前做出了再大的功劳都扛不住,定会被主公含泪斩常遇春,顺带遗臭万年。

谁能当一辈子好人?

谁能忍耐一辈子本性?

常遇春不敢想象这种事。

叶铮装作不知道常遇春心中的痛苦和不安,回到自己的房间,翻出抄写的天书,一边看一边轻笑。

常遇春知道自己被套住了。

但常遇春在知道自己被套住前,早就被套住了。现在他做得最出格的事也就是一身血地冲进城里,冲进城之后,还不忘安抚百姓不要害怕,更阻止百姓和文人为他赴死。

叶铮抚摸着天书,这就是教化吧?

不枉他和他的学生们为常遇春的造势。

标儿虽说误打误撞写了常将军的戏曲,但后续文章诗词戏本,都是他和学生们写完后,寄给标儿润色的。

否则标儿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细节?

叶铮叶子正,事功永嘉学派水心先生后人。

只要结果能达到预期,又何必计较其过程?

……

常遇春在郁闷的时候,朱元璋麾下也有很多将领在郁闷。

比如朱元璋的其他两个发小周德兴和汤和,在听到徐达这威风后,借着和朱元璋的关系,也专门换路线来当一次攻城大将,等过足瘾后再回去。

人有亲疏远近,朱元璋也不能免俗。

不过在给两位发小开后门,让他们先抽签后,朱元璋也告诉他们,若运气差遇到守将献城,他们就立刻滚,不准耍赖。

汤和运气非常好,抽到了接下来攻打的重要据点孤山。

孤山守将是徐寿辉的心腹大将丁普郎和傅友德,打仗特别厉害,声望特别高,肯定不会轻易献城。

徐寿辉麾下有四个心腹大将,分别为丁普郎、傅友德、赵普胜、邹普胜。

朱元璋授意徐达使用离间计,忌惮赵普胜功劳的陈友谅果然中计,除掉了赵普胜。其他三员大将仍旧依附陈友谅,邹普胜还为陈友谅太师。

汤和认为自己稳了,这次铁定需要他火箭炸城门。

徐达和周德兴一左一右把着他的肩膀,挤眉弄眼诅咒他的箭射偏,被汤和追着揍。

然后徐达和周德兴合伙把汤和揍了一顿,朱元璋捧着水壶一边喝水一边围观。

汤和被徐达和周德兴弄得一肚子气,正准备在孤山好好发泄。

哪知道,他们离着孤山还有百里远,丁普郎和傅友德二人就出城来迎了。

傅友德更是十分夸张地纳头就拜,痛哭流涕,说看到朱元璋,才知道自己终于“得遇真主!”。

朱元璋也非常感动,表示这两人可以跳过劳动改造,直接为他效力。

丁普郎和傅友德是真的诚心诚意投靠朱元璋,当即卸甲,说规矩不可改,定是要在常将军手下通过劳动改造才敢继续穿戴盔甲。

丁普郎直白道:“世人都传闻经过常将军劳动改造的将领,才知道朱家军的精神,才算融入了朱家军。末将真心想成为朱家军的一员,这过程绝不能少!”

傅友德拍着胸脯道:“主公你放心,末将世代为农,干农活一把好手!很快就能通过劳动改造,为主公效力!”

看丁普郎和傅友德一脸向往的模样,朱元璋有点迷糊。

难道有什么他忽视的事发生了?

朱元璋写信询问叶铮,叶铮很快回信,将“死士为常将军刷名声”的事详细告诉了朱元璋,并将常遇春被名声“套住”的窘境,半点不隐瞒地写在了信里。

朱元璋看到信后,愣了半晌,才失笑道:“被仁德的名声套住了?常伯仁啊常伯仁。”

他把信给了刘基、宋濂以及嘴严的徐达看。

三人不知道是该羡慕,还是该嘲笑。

刘基又忍不住阴阳怪气:“我们苦求不得的事,居然令常将军如此痛苦?呵。”

朱元璋道:“标儿曾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常伯仁是一头嗜血的狼,却要让他当慈悲的羊。谁被束缚本性,不会难受?不过看了伯仁的遭遇,我倒是更加相信圣人的教化,确实会有效果。”

连常遇春这样的人都能被迫当一个好人,何况其他人?

三人纷纷点头。

连常遇春这样的人都……

徐达摸摸下巴:“听说我和常遇春分列左右门神?那他名留青史,我不也一起名留青史了?”

朱元璋酸了。

改朝换代后,他这个皇帝肯定不会再有祭祀。但徐达和常遇春大概会被之后的朝代继续供奉吧。

气煞我也!

咳,话题转回来。丁普郎和傅友德献城,汤和哭死过去。

周德兴笑得出了牙花。终于轮到我排挤一次汤和吗!

结果,朱元璋走一路降一路,一直到了陈汉都城江州,路上没有遇到一个抵抗的。

周德兴和其他将领都哭死过去,纷纷用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凌迟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