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彻底解决(第3/5页)

那汉子长得瘦小却很有力气,就这一息功夫,好端端排队的女娘全被他扯开了。

张知鱼听见动静,抬头就看见面前排队的人换了一个,被挤开的娘子在后头敢怒不敢言。

张知鱼眉毛一竖道:“看病都得排队。”

男人将老妇人直接塞到椅子上,从怀里拍出半两银子说:“我们有钱,先看我娘。”

张知鱼看都不看他道:“今儿只治没钱的,你先家去花干净再过来。”

娘子们哈哈大笑,岑老娘的女儿却脸色古怪地嘀咕:“生了个鬼拍门的嗓,人也这般恶。”

张知鱼离得近,虽然她说得含糊还是听清楚了,便忍不住打量起面前的两人来,

那汉子怒目圆睁。

娘子们才不怕他,一个人打不过,一群人还打不过么,都回瞪他:“不知道还当你来杀人的,要治病先排队!”汉子还要再凶,众娘子已经抄起了板凳。

老妇人头发都花白了,身子不舒坦哪听得了这些嘈杂的声,虚弱地看鱼姐儿:“老婆子着实不舒坦,小娘子勿要怪罪,快叫大夫来给我看看。”

她一示弱,娘子们反而放了凳子说:“小张大夫就是大夫,她一直给我们看病的。”

老妇人听了此言,看着面前的小女娘道:“你姓张?哪个张?”

张知鱼睁着眼睛说瞎话:“文章的章。”那头正在忙的高大夫闻言愣了下,看着面前的两个人却没说话。

这对母子凑近后,张知鱼就觉着鼻尖有一股咸咸的海水味,这股气息她在童四郎身上闻到过,当下就有了数,但依然不动声色地给老妇人看病。

老妇人眼下青黑,看起来跟几夜不曾合眼一般。

“小大夫好眼力。”老妇人赞,“我这几日跟人吵架大动了一场气,许多日都没睡个囫囵觉,今儿险些没起得来,你且给我开包安眠的药吃吃。”

张知鱼点头,伸手要给她摸脉。

老妇人犹豫了一下才把手伸给她。

张知鱼见她脉象虚损,似乎不仅是因为大生了一场气,还因为平日劳碌太过。

就道:“大娘的病必须连续吃三月人参六君子汤和琼玉膏,我只能给你扎针。你的药里有人参,我们没有,你得上外头买。”

老妇人不是很愿意给她扎针,她和儿子都是水匪窝里打杂的小卒,专管灶上的事,不去前头拼也就容易活,那些个漏网之鱼还念着要在南水县兴风作浪,干脆立地为王,还派她和儿子去寻童四郎祭旗。

老妇人被这几日折磨得只觉大限将至,遂跟儿子道:“这破锣窝不能待,再待下一次官差的刀准落咱娘儿两个头上来。”

两人便趁着买菜的功夫,在酒里下了两包蒙汗药,等人都睡熟了,卷了细软便从那残兵败将窝跑出来,想着往后从良得置点儿产业,老妇人没舍得去药铺,去药铺也麻烦些,在外头看了病,若被摸出自个儿是个习武之人,下手灭口多少方便些。

坐在地上晒太阳的岑老娘不明就里,心中自有一番自己的揣测,笑:“多大的老婆子还怕针,我跟你说,扎了就好了。”

说完岑老娘就伸手去拽她,张知鱼吓了一跳,忙伸手去拦,就怕不速之客突然暴起。

老妇人已想着从良,不想多造杀孽,便对胳膊上的这只老手宽容一笑,还跟张知鱼道:“你先给后头的小娘子扎两针,我且歇口气。”

张知鱼连着给后头的女娘扎了三套,老妇人在那头不错眼地盯着,见几个女子都好好的才转身回来让她扎。

只下针的位置稍稍不对,她都能恰好移动身体对上跟其他妇人一样的穴位。

张知鱼从针尖感受老妇人的气息和脉搏,学过武的人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们的血液流速会更快更有力,一个人能压制一时的脉搏跳动,却不可能一直压制。

扎完一套针后,张知鱼也就把她摸得差不多了,不由心头微惊,这个老妇人得脉跟她爹张大郎有些像,好像有层东西罩着似的让人听不清楚。

得出这个结论后,张知鱼没有明说。还对老妇人说:“这针得扎半个时辰才能取下来,你大怒伤肝,又气虚胸闷得久灸一下才能起效。”

老妇人是真气虚,这几日老窝被人端了气得她几日都不曾入睡,又上了年纪很有些怕死,左思右想看着她不过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女娘,便应了声儿。

老妇人感受着经脉里流动的点点暖气,困意渐渐上头,脸上忍不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得半个时辰才能取下来。”张知鱼停了手道,又写了张纸条交给正熬药的长生,“按这个方子去顾家抓两幅药,棚子里的用完了。”

那汉子是个识字的,亲眼凑过来看着张知鱼写了纸条,见都是药材才笑着说:“这些字我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