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彻底解决(第2/5页)

保和堂里也议论纷纷,大伙儿都在说咸水县的事,好容易从外头收了几车崧蓝回来的赵掌柜听了就一拍大腿,“可怜见的,我回来时还看着外头有好些没看上病还在做活的外乡人,咱们再开点儿药材他们看看。”

秦大夫揭穿他:“你就是没在义诊上头露脸。”

赵掌柜笑得眼都成了一条缝。

但不管什么目的,又有免费药可以吃,病人一个个都对赵掌柜感恩戴德。

外头的义诊前两日便用完了药材,只医棚还没来得及拆完,赵掌柜想着凑个独门风光,特意凑了整两车普通药材,也就能治治伤寒之类的常见症状。还派了两个大夫给还没瞧上病的人看看。

另几家药铺瞬间闻风而动,也零零散散凑了一车出来,他们没保和堂家大业大,但这种让保和堂专美于前的事儿,大家决不答应!

张知鱼和小伙伴都很高兴,觉得事情恐怕解决了。白日还跟着阿公一起出门看病,这两车药材也就够看一二日功夫的。

义诊的棚子却没了成家的身影,张知鱼想着成老爷样样掐尖的性子,皱眉问:“成老爷呢?”

今日保和堂就高大夫和鱼姐儿来了,闻言没好气道:“谁知道他在哪挺尸。”

张知鱼皱起了眉头。

那头成昭正在家想办法往外钻,刚从湖上呼朋唤友喝得醉醺醺的成大郎冷笑道:“有这个机会挣面子,也得看看有没有机会活着用!”

“什么意思?”成昭脸都白了,拉着大哥不停追问。

成大郎被他问得烦了道:“什么意思,要死的意思!”

成昭心如鼓锤,看着血色的天有股不详的预感,起身就要往外走。

成大郎一把将人拉回来,冷哼:“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再想着往外跑,就休怪我和爹无情!”

他江湖上的酒肉朋友多,有些个还真有点儿本事,晓得水匪没被杀净,正琢磨着找人寻仇。

仇家是谁,依成大郎看张家人肯定有一份,有些头脸的人家谁不知道杀了铁拐盛的是张大郎?

张家女儿和保和堂的大夫在外头,到时候水匪摸上来一起死了,岂不是令人拍手叫好。

成昭看着似乎从来不认识的兄长,被人按在家里延伸逐渐黯淡下去,忍不住伤心道:“大哥,你和爹让我没有朋友了!”

那边张知鱼正在给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瞧产后病,摸脉看了舌苔眼睛够问:“大娘养了几个孩子?”

岑老娘数了数道:“六个。”但来的路上都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个二女儿在身边。

“大娘身上哪里不舒服?”张知鱼又问。

岑老娘面色涨红有些不好意思。小声说:“如厕有些疼,都好些年了,如今年纪大了越发难忍。”

张知鱼把她领到里头,掀开衣服按她的身子,边按边问:“这疼吗?”

“不疼。”

“这儿呢?”

“哎呦!”张知鱼按到小腹,岑老娘冷汗都流下来了。

张知鱼一下就明白了:“是白淋病。”

岑老娘只生了女儿,跟夫家人经常拌嘴,又被气落了两回胎,这几个孩子生下来如厕就渐渐有些不对。

张知鱼取针给她暖宫,又开了方子给她抓药,让她女儿大火快煎一刻钟,岑老娘喝了药,拔了针,觉得小肚子渐渐暖了起来,脸色一下就好看了许多,还跟鱼姐儿搭话:“本来我许久都不犯病了,都是前两日不知道哪里做活的小王八羔子在老娘上厕所时来敲门,吓得我立刻就不好了,不然这会儿都回乡下种地了。”

她女儿也说:“那小东巷子真不是人住的,”

张知鱼想起小东巷的环境了然地点点头,还道:“你们住在哪?先前我也有个病人在那边,说不得你们还做过邻居呢。”

“顺着小东巷直走,路过一家卖馄饨的就是。”岑老娘笑。

馄饨铺子旁边,张知鱼回想当日走过小东巷的情景,忽然问:“是大柳树底下那间屋子吗?”

“可不是么。”岑老娘点头,笑:“小大夫可见是常去的。”

“里头有妇人生病,我去给她扎过针。”张知鱼回,又问她:“每天都有人来敲门?”。

岑老娘愤愤:“一次倒还吓不着老娘。”

“这两日也有?”张知鱼打了个激灵,那底下正是童四郎之前住的地方。

岑老娘道:“这两日才来的!老娘拢共就没住几日,这鬼日日来拍门,一打开门就不见了。幸好小东巷跟老鼠洞似的,到处都是活人挨挤着,不然非把老娘吓死不可。”

张知鱼眼珠一转,心道看来还有水匪活着,而且已经摸上了南水县,看来得快点儿跟何县丞和她爹说一声才成。

岑老娘被扎得昏昏欲睡,自寻了个地儿晒太阳,单留女儿在里头排队取药。

张知鱼正收拾包袱要让长生带着她回去一趟,外头就来了位瘦条条的黄瘦汉子,后头还跟了位面色惨白的老妇人,一看就有病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