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5页)

小刘不服气,但也不会当着领导的面反驳。

他心里想的是,不强制要求企业,那最终为难的就是外贸局,完不成任务就是局里的问题了。

重新返回单位以后,宋恂跟魏臣交代了两件事,一是查找全地区范围内其他愿意生产这款小人衫的企业,二是核实一下陈副厂长所说的,日本客商是否真的已经将下一季度的订单交给其他工厂了。

宋恂今天刚来报到,就被喊去开会,开完会又跑去了服装厂。

他回来的时候,再有两个小时就该下班了,但自己的办公室在哪,他还不清楚呢。

办公室主任曲涛一直关注着宋恂这边的动静,听说他回来了,便赶紧带着他去了提前准备好的办公室。

“宋局,这间办公室我们这几天一直打扫的,我跟南湾县那边的同志特意打听过了,听说你爱养花,我还特意弄了两盆君子兰摆在窗台上。”

宋恂:“……”

他哪有心思养花?只是偶尔将裴主任那里快被淹死的花,挪到他办公室里渴上两天。

“你看这间办公室还可以么,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咱们可以再换。”曲涛语气真诚。

宋恂简单睃巡一圈,就将整间办公室的情况尽收眼底了。

不大的小单间,办公桌和文件柜就占了大半空间,唯一的亮点就是窗台上两盆绿油油的君子兰,以及不错的采光条件。

外贸局只有这么几间办公室,现在都被占着,即便他不满意,恐怕也没有备用的。

“挺好的,让曲主任费心了。”宋恂笑着道谢,又提了一个要求,“另外再帮我挂一张咱们海浦地区的地图就行了。”

“哎,我马上去办。”

根据曲涛这些年在办公室的工作经验,他就怕那种什么要求也不提,一副高深莫测,让人摸不透心思的领导。像宋恂这样主动提出明确要求的,才是他乐于打交道的。

他掏出笔记本,很认真地在上面做了记录,又问,“宋局,你对秘书人选有什么要求吗?”

宋恂对秘书没什么要求,他甚至从没奢望过单位会给自己配秘书。

整个单位才二十来人,三个局长再配三个秘书,这就用掉六个名额了,五个科室再有五个科长,那这单位里还能剩下几个大头兵?

不过他还不知道另两个局长的情况,便只说:“我这边好办,先让韩局挑吧,他刚从省里下来,需要有个本地人帮衬一下。”

曲涛秒懂,很贴心地说:“岑局和韩局的秘书已经就位了。”

“我最近可能会去下面的工厂做调研,往外跑得勤,你帮我安排一位年轻男同志就行。”

“呵呵,”曲涛不好意思道,“咱们局办公室加上我,目前只有两男一女,三位同志,我暂时给岑局充当秘书呢,闲着的只剩一位叫孙静的女同志。你看……”

“哦,既然人手这么紧缺,就不用给我配秘书了,办公室得留出机动人员。有什么事我去跟几个科长直接联系。”宋恂也不是非得用秘书。

曲涛其实也觉得给年轻男领导配一个年轻女秘书不太妥当,但是他们这边什么都是新的,人员还没到齐,他这个办公室主任还得身兼数职呢。

“要不我从下面科室给你调一个人临时用着吧?等办公室进新人了,我再帮你物色一个秘书。”

“办公室还要进新人?”

“对,咱们局里是35人的编制,办公室还可以进一个。”

宋恂想了想说:“那我跟你推荐一个人吧。”

“行啊,求之不得呢。”他们这边是冷衙门,有点门路的都不乐意来。

“南湾外事办有一位叫齐麟的年轻同志,外事工作做得不错,外语也说得很好,局里如果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的话,可以对这位同志考察一下。”

*

宋恂给曲主任推荐了一个秘书人选后,便猫在办公室里看地区外贸工作的资料。

此时的外贸工作就是由地区的外贸公司组织出口货源,然后调拨给省城的专业进出口公司转运出口。

其实地区的对外贸易公司就是地区外贸局,这会儿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宋恂还兼任着外贸公司副经理的职务。

而外贸公司的商品收购业务是完全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执行的,具有指令性,不能随意变动。

他们去年在广交会上签的这份合同已经报给省外贸局了,所以这份合同就是他们今年的计划任务之一,在执行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需要修改的话,是需要报国家批准的。

是以,这个退合同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外贸局如果确定无法完成这项计划任务,是需要提前上报的。

刚成立外贸局,就先来个退单,哪怕宋恂同意,岑冠寿也不会同意的。

临近下班的时候,方典敲了敲办公室的门,晃悠着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