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宋恂顾不得广交会的事, 只说是来交样品的。

让收发室大爷给肖组长打了确认电话后,三人才被对方放行。

跟在宋恂身后进门,李英英扭头望向房沿儿下排队的一串人, 不由好奇地问:“宋主任, 工厂想要参加广交会,还需要由食品出口公司批准吗?”

“不是, 是由省或市外贸局批准的。”宋恂边走边低声道, “只有出口总公司和外贸局可以组织交易团。那些工厂的领导在这里等着, 多半是因为能参展的商品太少了,进不去省市的交易团,才想搭上省食品出口公司的顺风车。”

李英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上辈子她家食品小作坊的产品只能在小学校门口打转, 难登大雅之堂, 所以也从没关心过广交会的事。等到有了摸得着广交会门槛的公司时, 她早就回归家庭了。

“宋主任, 咱们也加入出口公司的交易团怎么样?”李英英觉得他们加工厂的蟹酱好好包装一下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宋恂领着他们上楼,随口问:“你觉得咱们有什么产品是能参加广交会的?”

“就蟹酱啊!”

“以蟹酱目前的产量, 只给出口公司的普通外贸订单供货就够了。”宋恂提醒, “广交会的举办时间在十一月左右, 到那时基本已经过了蟹汛了, 原材料供应不上,蟹酱的产量也会下降。”

何旭插言道:“没有了蟹, 咱们可以做鱼罐头, 国产鱼罐头的出口行情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欧美人习惯吃他们自己生产的金枪鱼、鲱鱼、马鲛鱼罐头。但是,东南亚地区跟咱们的口味差不多,出口的沙丁鱼, 墨鱼罐头一直供不应求。”

宋恂对他的建议还是很重视的。

何旭原是省渔联合加工厂的食品技术员, 专门负责鱼类罐头食品的研发, 算是这方面的专家。

“咱们现在只有一条三个灌装头的生产线,如果按照目前的生产计划来看,工人的工作时长还是太短了。”何旭摇头道,“城里的加工厂,哪个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三班倒地赶进度?咱们厂现在的工作安排过于松散。如果真的接到了鱼罐头的订单,就得考虑倒班的问题。”

宋恂点头表示自己会考虑,而后敲响了水产组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里,肖组长身边围着四五个干部模样的人,见到门口的宋恂后,他趁机与几人抱歉道:“我约的客人来了,你们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回去等通知吧。”

说着就挤出包围圈,将宋恂三人让进了隔壁的小单间。

宋恂笑问:“那些人也是要参加广交会的?”

“呦,连你们那穷乡僻壤小地方的都听说广交会了?”肖组长常与宋恂电话联络,双方已然混熟了,这会儿不见外地调侃道,“没想到你消息还挺灵通的。”

“在田间地头想要听到这种消息确实不容易。”宋恂端着茶杯笑,“是楼下的韩大爷说的。”

“哈哈,那还差不多。”肖组长言归正传问,“你们的产品带来了没有?量产以后口味怎么样?”

宋恂从大背包里掏了好几盒罐头递过去。

“试生产了两种。一个定价一块五的,一个两块的。看你们想要哪个吧。”

肖组长打开一罐两块钱的蟹酱,回道:“只要品质跟得上,再贵也有订单,国际友人不差钱!你们把产品质量把控住就行。”

他舀了一勺蟹酱,咂摸一番说:“咱们从国外进口的蟹肉罐头,七块钱一斤!你们要是能把蟹酱卖出十块一斤的高价,就等着被点名表扬吧。”

李英英紧张地问:“肖组长,您觉得这个蟹酱口味怎么样?”

“我吃着还行。”肖组长把一块五的那堆蟹酱退还给他们,“两块的留下吧,回头我让组里的其他人也尝尝,样品由我们这边送检。”

宋恂比较关心订单问题,“如果检验检疫通过的话,出口公司能给我们多大的订单?”

“蟹酱的产量不高吧?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赶紧回去加班加点地生产吧!”

李英英心下高兴,但总觉得不把稳。

这种蟹酱跟进口蟹罐头不同,蟹酱是地地道道的中式口味。

老外未必吃得惯。

若是真的按照他说的,几班倒地生产蟹酱,真能接到那么大的订单?

听了她的顾虑,肖组长好笑道:“除了外国友人,海外华侨也是咱们的客户,侨居在外的同胞们也想吃些‘祖国货’嘛。你们生产的这点蟹酱,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肖组长还有别的事要忙,收走了蟹酱,就让他们回去等通知。

从门内出来,宋恂让另两人先去楼下等着,自己则拎着大背包来到军管会盛主任的办公室。

通讯员小赵昨天就接到了他要来拜访的电话,此时见了他并不惊讶,“领导还在会客,宋主任,你喝点水等会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