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4/4页)

以大阿哥的性格,若保成出事,他一定也跟着出事了。

若大阿哥没出事,他也会因为保成出事,闹出很大的事。

“汗阿玛放心,儿子和大哥有多厉害,汗阿玛又不是不知道。”胤礽紧紧抱住他的中年老父亲,安慰道,“儿子只是督战,不会轻易上前线。”

胤礽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当然不会轻易上前线。

但不会轻易上前线的意思是,若到了必要的时候,胤礽也会亲自领兵。

康熙太了解胤礽。胤礽话里话外的话,他都听明白了。

父子二人难得再次同床共枕,秉烛长谈。

胤祥也跟着趴在康熙和胤礽中间,很快就呼呼大睡,像一只小猪。

胤礽拍着胤祥小猪的背,和康熙说些体己话。

有抱怨弟弟的,有抱怨群臣的,还有抱怨康熙的。

康熙一会儿点头,一会儿伸手弹胤礽的脑门。

胤祥翻了个身,先一脚踹康熙肚子上,又一脚踹胤礽肚子上。

父子二人相对无言。

“十三的睡相是不是太差了些?”

“儿子在考虑,要不要把十三绑着睡觉,据说这对规正睡相很有好处。”

胤祥小猪仍旧呼呼大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汗阿玛和最爱的哥哥正在讨论怎么欺负他。

……

七月,太子领着一队禁军,离开北京城,前往草原与中路军汇合。

让群臣惊讶,但又不是太惊讶的是,太子此次出征,打的是“御驾亲征”“如朕亲临”的旗帜。

甚至太子的仪仗,都升成了皇帝的规格。

虽说代替皇帝御驾亲征,用皇帝的仪仗规格也不算逾越,但几乎不会有皇帝这么做。

对许多皇帝而言,太子虽是储君,但也只是臣,是虎视眈眈盯着自己屁股底下龙椅的人。

康熙多次显示出将龙椅一半让给太子的举动,但那都是私下。

而现在,康熙让太子用了自己的仪仗,打出了“御驾亲征”的旗帜,正式将皇帝的权柄交给了太子。

之后,太子统领前线十万军队,就如康熙自己亲临战场,所有决定都可自行决定。

甚至说,太子带着这十万军队转头攻打京城,皇宫龙椅上的人就要换人了。

康熙和太子相看执手泪眼凝噎,朝臣们心中不知道该生出怎样的情绪。

这对父子之间的感情真的就那么感天动地,容不得旁人半点挑拨离间吗?

他们仍旧不信。

或许太子手握重兵,正是让皇上猜忌他的好时机。

他们不敢明面上谋害太子,但太子离京,三人成虎,或许能让皇上对太子下手。

即使皇上不对太子下手,只要能在皇上心中埋下对太子的一根刺,他们就能看到胜利曙光。

这群人并非看不出康熙和太子的感情,也不是看不见康熙多次让权给太子的行为。

他们只是不愿意相信。

若是太子继位,他们就绝对不可能再有染指君权的机会。

即使如洪武、永乐那样残暴的皇帝,大臣们仍旧前仆后继去撩拨龙须。康熙目前还没有残暴到洪武和永乐那种程度。

而且勋贵和宗王的势力仍旧很大,仍旧能对康熙造成威胁。所以他们还有反抗的机会。

尝过手握重权的滋味,尝过让皇帝尴尬地坐在皇位听他们高谈阔论决定江山大事的滋味,他们怎么会甘心退后,当一个真正的下臣和“奴才”?

太子带着皇帝的仪仗越走越远,远得看不到。

康熙终于收回视线,萧瑟地回京。

大臣们低着头跟在康熙身后亦步亦趋,看上去和康熙一样难过。

索额图冷眼环视了一圈周围的人。不久之后他也会离京,去往前线护送物资。

他虽老了,给太子当个肉盾还是当得了。

索额图看向明珠。

明珠对索额图轻轻颔首。

他们都知道,太子离京之后,战场不仅是大草原。这北京城,也将会成为战况激烈的战场。

北京城中的战场成败,或许对大清的未来而言,比前线的战况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