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4/5页)

林姜一路往后走去,每个人都是如此,身上总有一处红彤彤。

而林姜自己,今日自己虽然里头穿的还是青色的官袍,但外头大红羽缎的大氅将她整个人裹起来,也是一身红衣似火。

马院副代表众人总结发言:“我们真心盼着院正大人与卫统领百年好合,一切顺心遂意!”

几年前,要是有人告诉马院副,他们太医院上下要亲眼看着太医院院正出嫁,马院副会笑到背过气去。

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然而现在,他不但在领头干这件事,眼睛还有点湿润。

他们都知道今日是院正大人往御前去立婚书的日子,不光他,整个太医院都有点娘家人的惆怅。

除了惆怅,他们还备了一份礼物,就等着今日送出。

“院正大人,这些日子,我与老刘带着这院里太医们一起,给院正大人准备了一件礼。”

说着马院副和刘院副两人像哼哈二将似的,并肩站在她跟前,各自珍重取出了一本书。

只见马院副手里是《女医则训·一》,刘院副手里是《女医则训·二》。

马院副道:“当年成帝爷为宫闱阴私之事,一怒之下废除宫闱内的女医馆,还将所有的女医都赶出了宫廷。而当时女医馆的脉案医书等卷宗也全都付之一炬。”

这事儿一直是林姜极大的遗憾。

在她之前,原本已有女子花费了不知多少心血,历经几代人将女医馆立成,据说甚至还编纂了系统的女医教材,每个学徒入门时都要通读背诵上百遍。可那些全都毁在了成帝的一怒之下,化成了灰烬,数代宫廷女医的努力,化作乌有。

林姜此时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两位院副:“这是……当年女医馆的医则?”

可他们怎么得到的?

马院副道:“我们一家子,从本朝开国就一直在太医院当值。”又看向刘院副:“还有老刘,还有这太医院里许多人也是这样。”

“家里年老的长辈们,是曾亲眼见过当年女医馆的。当年太医院与女医馆也算是同僚,内外互相帮扶,彼此的医书脉案也见过些。这本《女医则训》自然也见过,可惜过去了几十年了,也只好记得些只言片语。”

“我们便一一拜访问去,努力凑成了半本书。”

“好在上天庇佑,在我等不断拜访各位太医院老前辈的时候,打听到了不少消息,竟在上个月寻得一位当年曾在女医馆当过差的女医老前辈。”

成帝可是太上皇的亲爹,如今太上皇都死了两年了,女医馆的覆灭,已经实实在在过去了半个世纪。

这位活下来的女医,当年被赶出宫去的时候,还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姑娘,现在却是垂垂老矣的老妪。

也正是因为当年她还小,只是预备女医,未曾上手当值,这才免了被株连的下场,只是被赶出了宫闱。

“我们上门去求见,天幸哪怕过去了这么多年,那位老前辈居然还记得当年女医馆的两本女医则训,字字倒背如流。”

据说当年,她们不把这则训背够一百多遍,是绝对不能上手学着诊脉的。

而哪怕过去了几十年,大周的女医馆都不在了,先辈们也一个个离世,这位女医也从未忘记过师父们的教导。

林姜伸出双手,郑重接过这两本书再道谢:“真是多谢你们了。”

这份礼物对她的意义远胜于金银珠宝。她刚刚找准了女医的预备役群体,现在这女医馆的基础教材,就是一场及时雨。

林姜忍不住当时就翻阅了起来。

开头就见这书上写着,接触病人前要如何洗手,要如何煮沸医具和棉布——只看这些最基本的规矩,林姜就相信,这是她需要的那种教材。

比医道知识更要紧的,就是在治病前,先教给这些没有基础的宫女们,不要因自己给病人带去和造成更多疾病。

林姜抬头,对着两位院副,及他们身后站着的太医们福身行了个女子礼:“多谢。”是替无数女人们,谢过他们。

她听得出来,这两本书能够重新面世的艰难。

要不是侥幸遇到一位女医馆的前辈,能够背出当年的医书,马院副和刘院副他们就是准备挨个祖辈那里去收集只言片语,再自己拼凑出原着来。

这份心意,林姜是真的感动领受。

见她郑重行礼,太医们忙都还礼:“院正大人一心向医道,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这也是我们当大夫该做的事情。”悬壶济世,救济病痛,本就是大夫的职责。

哪怕在太医院呆久了,有时候为了自保,会做些违心之事。但对太医们来说,能依着医者本性做此事,心里都有一种安心与自豪。

林姜又向马院副要了这位女医的名姓和现在的住址,准备今日出宫就去拜访。

今日立完婚书,皇上必是要给她放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