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3/5页)

这回把林姜叫了来,是有件事必须要问她本人,正是这立婚书的见证人问题。

按理两家签立婚书的时候,应该是男方长辈和女方长辈(非父母)各一名为证,再当着媒证的面,令男女两家缔结婚书,方为正礼。

可卫刃那边情况特殊些,他不但没有父母,连长辈也找不出半个来。

就此事,林如海之前就担忧过,这不,临近算好的立婚书的日子,他还急的一晚上没睡着。而今日皇上则特意留了留林如海,表示他愿意做卫刃这边的长辈,见证两方缔结婚书。

林如海心中大石落地。

于是就回来寻林姜——他这位叔父是想去当这个见证人的,算起来,也唯有他适合去当。此事事关终身大事,当然还要再与林姜说一声才好。

谁知道林姜问的问题,又让林如海差点晕过去。

林姜问:“婚书?不是大婚后,官府就会给改户籍吗?”

这时候就发现,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本朝人,她有些常识真的是不具备。自她到了这里,医书看多了,还真不知道婚书是什么。

好在林如海书房里书目极多,直接翻出大周律来给她看::“凡男女订婚,若有残疾、老幼、庶出、过房、乞养者,务要两家明白通知,各从所愿,写立婚书,依礼聘嫁。”[1]

林姜恍然大悟:“这是件好事哎。”

林如海:……这当然是好事,否则怎么会写进大周的律法啊!

林姜指着里头‘庶出、过房’说:“所以那些话本子里,什么庶妹代替长姐出嫁,旁支代替嫡系迎娶,都是瞎写吗?婚书上这不都注明了吗?要是有弄假可以解除婚约的吧。”

林如海心力交瘁,最近他的两大未解之谜就是:三哥林长洲在想什么?侄女林姜在想什么。

但还是连忙给侄女恶补课程,这都要出嫁了,还不知道婚书是啥,那多容易被人欺骗啊。

林如海继续往后翻,给她看:婚书内必须列清楚生辰八字,籍贯,上三辈直系亲属的名姓户籍和功名(如果有的话)。

“连媒证的名字都要列在上头,一般是不会作假的。但也不排除有些人为了些缘故特意伪造。”法律之所以设定,就是因为有些人总想越过法律的界限去。

林姜一笑:“可卫刃是被皇上从荒村带回来的,这些都不能够知道啊。他的婚书上能确定的,只有皇上这位媒证,可惜还不能直书陛下名讳,要为尊者讳。”

可以说是极为简略的婚书了。

而她自己……虽然可以写,但全部都是系统伪造的假出生信息。他们俩的婚书也真是很有意思:除了人是真的,别的都是虚构的。

想想林姜不免笑了。

林如海不知林姜在笑些什么,也就继续道:“按说两方父母交换签订婚书即可。但一来卫统领父母已然仙去,二来,你们两个都身有官职,律法上规定,朝廷官员可以自行写立婚书。故而皇上的意思,是明日在明正宫,由你们二人自己来签婚书。陛下与我为证。”

林姜点头:这一辈子的合同书,正该自己签。

而她回去后,在将这件事情当成新闻想科普给黛玉,只是黛玉是早知此事的,对林姜不知道这个常识,倒是诧异了一下。

而黛玉的婚书,应当不会是她与周黎蘅亲手签订,而是绍王和林如海来签。

不过黛玉也不怎么盼着签这种文书,因她听了婚书内容,倒觉得有些教条,全是两门的现实与利益,全无夫妻情分似的。

林姜倒是喜欢这种条理分明的合同:合同有合同的浪漫。

--

这一日是腊月二十八,正是林姜要在御前缔结婚书的日子。

年节下,宫里各处本就是张灯结彩,然这一年太医院里的喜庆又有旁处不同。

六部都于新岁下去了旧桃贴新符,换上了崭新的福字,而太医院门楣,窗户贴的却都是明晃晃‘喜’字。

马院副和刘院副还带着太医院众人,将灯笼都换上了喜庆的花灯。

林姜这日晨起一进太医院大门都惊住了:搞得她好像要从太医院出嫁一样。

马院副年纪不小,但身为太医勤于保养,每日都要打一套五禽戏,身手也颇为矫健,原本正亲自爬在大梯子上往极高的大梁上挂红彩,见林姜进门,又一个蝎子倒爬墙很快从梯子上下来:“院正大人看着如何?哪里不够,我们再挂些。”

林姜笑道:“真是好的出乎我意料,多谢大家的心意。”

太医院上下的官员品级都不高,最高就是林姜这个正五品,所以大伙都是青碧色官服,再往下学徒们更是普通的藻蓝色衣裳。这是朝廷礼数不能错,但今日,太医院所有人都带了一件红色的配饰以做喜庆之意。

比如眼前的马院副,就带了红艳艳的一块鸡血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