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页)

皇上从容告退。

-

贾母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今年,她原是铁了心留黛玉在荣国府过年的:虽说黛玉在这府上住了半年,然黛玉与宝玉接触并不多,夏嬷嬷来了后,两人更是连碰面都稀少了,以至于兄妹俩情分不深。

宝玉倒是日日盼着见林妹妹,可黛玉见了宝玉就只是淡淡的。

跟贾母期盼中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全然不同——她还指望着两个孩子情分到了,自动解锁林如海的同意呢。

见这情形如何不心焦。

只是黛玉就愿意呆在兰芝院看书,写字,贾母说了许多次她也不出来,贾母也无法。

可过年的时候就不同了,到时候一家子都坐在一处席上,正是说说笑笑吃酒行令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所以贾母心中主意,是断不放黛玉去的,她都盘算好了,要是林长洲父女做此请求,自己该用什么话驳回去。

可谁料一两日之内,林长洲父女没来,倒是另外有无数人前仆后继来为黛玉回林家去过年说话!

先是史家两位侯夫人,带着今年省了大钱的快乐和以后想要继续省钱的动力,很快登门,拿出十八般武艺力劝了贾母一番,只道同姓才是一族,哪有不让林家一家子过年的道理。

直到把贾母劝的脸色都不好看了,两位侯夫人作为晚辈才只得退场,铩羽而归。

之后却连王子腾夫人上门来拜年,都受凤姐儿所托说起此事:“两位林姑娘关系极好,留下一个另一个也要挂心,还不如让她们一并回家去呢。什么?老太太说那边没有夫人操持过年事务?”

王子腾夫人可不是史家人,钱财上头还指望着贾家,她说话可直接多了:“哎哟哟,这两位姑娘都十三四岁的年纪了,又这样有本事,难道在自己家里还能委屈了不成?老太太也太多虑了些。”

“况且您教养了外孙女大半年,正该让林姑娘回去操持一番过年事宜,才好叫京中人都看着林姑娘的本事,小小年纪就能张罗年节之事了,这才是老太太教养的好啊。”

王子腾夫人的话,让贾母都没法回答。

这还不算,四王八公凡来到的夫人奶奶,居然都劝起了贾母,把个史太君劝的年都不想过了!

除了外人不算,贾母没想到连着自家人也出了叛徒:邢夫人看着闪闪发光的珍珠珊瑚,想着以后的好处,都忘记了对婆母的畏惧,硬着头皮壮着胆子也就上来了。

“虽说我这做舅母的疼爱姑娘,可也知道,在外祖家哪有自家顺心呢,老太太觉得呢?”

老太太觉得,想让这儿媳妇闭嘴!

贾母觉得累极了,她第一次有种众叛亲离,在这府里说了居然不算的无力感。

原来这世上威望是压不过利益的,林长洲父女两个不用来她这里恳求说服,只是用银子和医术挣下的名声,就砸出了一条她不得不低头的路。

人家根本就不上门跟她掰扯!

贾母不想答应,可她再不答应,就要成为众矢之的。

她都能想象到,若是再一意孤行硬留下黛玉,那些亲戚们私下就会议论她不通人情,不知还要编排荣国府些什么。要是只为留黛玉过个年,就伤了荣国府和自己的名声,也是得不偿失。

贾母最后的努力是叫来了黛玉,想要从黛玉本人这里说服,只要她愿意留下,别人也就好闭嘴了。

她拉着黛玉的手:“玉儿,你可愿意留在府里过年?”

黛玉是不会这时候倒架子的,只对贾母道:“外祖母疼我,我心里都明白。只是外祖母且想,伯父常年漂泊海外,今年好容易回京来了,若只一人在家里过年岂不凄凉?而若只有姜姐姐回去,我们两个又彼此难过——这些年,我们都是一起守岁的,谁也不曾抛下谁。”

贾母长叹一声,开始落泪,想用哀情打动黛玉:“你说的固然是,可当年你娘在的时候,都是陪在我身边过年的,如今我看着你……”

黛玉不想此时贾母提起母亲,倒让她没有伤心只有寒心。

于是罕见打断贾母的话:“外祖母别伤感,元宵我就回来,替母亲陪着外祖母。”

当然要回来,林长洲计划着过了初七就正式上班继续出海去,那时候林宅无人,她们回来就是了。

果然这话一说,就是压倒贾母最后一根稻草,想着既然黛玉肯元宵节就回来,那也罢了。

别强留的孩子们心里都有芥蒂,于是无奈放手。

至此,林长洲顺利自荣国府从从容容接走了两个姑娘。

-

黛玉回到林家宅院后,林姜就拉着她去看林长洲带回来的,真正的好东西。

其实珊瑚、珍珠之流,荣国府、史家这等渐渐没落的家族才格外喜欢。

毕竟他们逐渐穷了起来,荣国府是当家的凤姐儿开始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俭省,史家更是太太奶奶们都自己做针线,省嚼用,见到这些硬通货,自然是高兴的——缺钱的时候,把这些往外头当铺里一压,或是直接卖了折变,都能大量兑现,可以填补家里的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