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4页)

不过,史家情况特殊些,虽说瞧着爵位倒是不错,官位也有,可史家人口实在太多,俗称“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日子却是比贾家还更早的后手不接,越过越穷。

到了这一代史家更是不得不蠲了许多旧日排场,连史湘云这等大小姐,都需要打点针线自己做,可见家中连雇这些做活婆子媳妇们的闲钱都没了。

这会子史家格外找上门,林长洲就明白史家隐晦的意思:我们家吧比较困难,想借点人情光,用最少的钱弄到最好的东西。

毕竟过年的时候,正是拉拢关系的时候,没有银子也要硬挤出些好东西来,不然要是去上司家里只带上二两香油,那明年估计连官职都没了。

林长洲非常大方挥手:“族弟林如海与荣国府是亲家,史家两位侯爷也就都是亲眷,不过是些海外土仪,顺手捎回来的,哪里就谈得上买。”

然后直接带着两位史家侯爷往后头新整理的几间库房去,指着一屋子堆得满满的珊瑚大盆景道:“两位侯爷看着挑吧。”

又指着其中最大的两株,足有一人高的玉盆珊瑚道:“就只这两株,是小女定了年节下要献给太上皇和皇上的,其余的,两位有喜欢的,只管让小厮抬走就是。若是这点东西就谈钱,倒是太客气了些。”

这阵仗直接给史家两位侯爷闪花了眼睛,有那么一瞬间,他们甚至浮现出一种荒谬的念头:“身上这俩爵位当了,不知有多少钱,能不能体验一把银子如流水,宝贝如沙土的快乐。”

史家跟贾家不同,是真的困难了,对钱财之事不免愈加看重。

且史家兄弟还是比贾家明白的人,故而收了林长洲赠的珊瑚,心里是非常感念的。

既然拿不出银子来交换,就拿自己有的东西好了。

于是在听林长洲感慨‘原想让女儿陪着过个年,偏生史太君不舍得外孙女,不肯放黛玉回府,以至于女儿也要留在荣国府’的遗憾后,史家两位侯爷拍着胸脯表示:此事你不必操心,让我们家那口子,去劝史太君!

不但揽下这件事,史家两位侯爷还在勋贵里头,很给林长洲宣传了一波生意,只道他从海外带回来的异域货物宝贝品相好不说,价格也公道(当然不说自己是白搬),比京中几家贩卖西洋货的商铺强远了。

其实京中原就有不少家族想要结交这位新鲜出炉的林游弈使——倒不是跟四大家族一样为了钱,而是为了他有个能治病救命的好女儿。

对权势都有了的人来说,活的长久,享受更多的权势就是最重要的。笼络好的大夫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因此每年过年,太医院作为一个最高领导才正五品的‘小’部门,收礼却总是收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只是京中世家都叹惋那小林太医是姑娘,深居简出,又是专给宫中两位陛下看病的,不好直接打交道,那从家人入手也是一条路了。

史家的宣传,正好给京中诸官宦人家,递上了一个完美的台阶。

我们不是去结交御用太医的父亲,我们只是拿银子去订年货!

以至于年前,林长洲就收到了许多笔订单。

很多人家都态度客气的惊人,非常大方的表示:今年府上带回来的货物暂且订光了也没关系,我们先交定金预定下明年的,也好明年继续走动加深感情。

当然也有真想订货的,尤其以绍王府最为大手笔,绍王要定五百颗大小不等的上好的珍珠,预备给王妃做一件珍珠衫穿。

齐阳长公主则定了不少异域香料,她素来是喜欢合香的。再有就是替儿子高齐宇预定些异域飞禽走兽,只道:“游弈使瞧着有什么本朝没见过的,稀罕的鸟雀小兽,就带回来几只。”

有四大家族的宣传,有王府长公主府的面子,林长洲原本只是在江南几省名声颇大的商贾,却在短短几日,就在京城打开了局面。

甚至名声跟珊瑚一起,都传到了宫里。

皇上最会做‘大孝子’,将林家奉给自己的大珊瑚也抬到太上皇宫中,只说孝敬父皇。

太上皇见了颜色喜庆之物,也觉不错,背着手看了一会儿,又嘱咐皇上道:“只盼明年那游弈使带回来的不只有这些玩器,更有些神仙灵迹才好。”

这就开始分派工作了。

皇上替林长洲应下:“父皇放心,等年后闲了,朕将林游弈使宣进宫,好生嘱咐一番。父皇说的很是,这些玩物再好都是小巧,还是要在紧要事儿上上心。”皇上在太上皇跟前,一贯是高举‘父皇万岁,父皇英明,父皇说的一切都对’的大旗。

太上皇满意颔首:“朕知道你年前忙,去吧,只是也要记得保养自个儿的身子。”

这对太上皇来说,就已经是难得的温情关照话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