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3/3页)

王氏气焰嚣张,伸手便想掴人,“狗东西,看我不叫人打烂你的嘴!”

崔慕礼使人拦住王氏,道:“本官奉了圣旨,前来捉拿罪臣张贤宗及其家眷,如今张贤宗与庶子张明奴潜逃在外,若有人能提供线索,本官定当重重有赏。”

众人心中皆有疑问:老爷是当朝一品大官,究竟犯了何事,能在一夜之间沦为罪臣?他身后可有贵妃和皇子撑腰呢!

张明畅想得与他们不同,他正沉浸在深深的痛苦中。自从知晓真实身世,他便活得战战兢兢,生怕落入父亲与张明奴设下的陷阱。原以为能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未料风云突变,父亲得罪了圣上,连累得他们满府被抓,但父亲却带着张明奴偷偷跑了?

他感到既委屈又不甘,委屈的是夹着尾巴也没换来父亲怜悯,不甘的是凭什么他要进大牢受苦,张明奴却能逃之夭夭?

他跟张贤宗甚至没有血缘关系!

当然了,这话不能当众嚷出来。他用鞋尖碾了碾地砖,抬头道:“我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崔慕礼道:“哦?”

张明畅豁出去了,“我父亲在西沙码头有一艘私船,能直通周边四条河流,他们要想离开京城,定会赶往码头乘船。”

王氏拍打他的手臂,“畅儿,你疯了吗,你怎么能告诉他们!”

张明畅置若罔闻,对崔慕礼道:“我带你们去码头找船。”

*

崔慕礼带人赶到西沙码头,沿着汴河往前寻找,在十里外成功拦截到了张贤宗的私船。

张贤宗被逮捕时,行止依旧从容,只是看向躲在崔慕礼身后的张明畅时,神态难掩轻蔑。

“竖子几败吾事。”

短短六字,道尽他对张明畅的鄙夷不屑。

张明畅握紧拳头,双眼通红,愤怒至极,却没有与他对峙的勇气。

崔慕礼问:“左相可听过一句俗语?”

张贤宗道:“洗耳恭听。”

“秤砣虽小,四两能拨千金,其意至关重大。”崔慕礼笑了笑,“以我看来,相爷教子有方,能大义灭亲,堪为表率也。”

说话间,外头有人落水,原是张明奴抵抗追捕,宁可跳水逃亡。

崔慕礼派人搜查未果,便先带着张贤宗回宫复命。

在威严肃穆的太极殿上,面对苏学真的指正与确凿证据,张贤宗自知大势已去,主动揽下所有罪行。

四皇子则痛悔前非,称是一时糊涂,请求承宣帝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承宣帝一改往日宽厚,下旨将张贤宗打入天牢,择日问斩。至于李泓业,则剥夺其皇子身份,贬去孤山,永生看守皇陵。

半月后,张贵妃因病过世,而九皇子竟奇迹般的好转,生龙活虎地回到了京城。

承宣帝大喜过望,在庆元八年的十月初九,正式昭告天下,立九皇子为太子。

自此,定远侯府彻底改写前世悲剧,走向光明而坦荡的未来。

正当崔慕礼与周念南都松了口气,以为尘埃落定,万事无忧时,变故却突如其来——

张明奴绑架了谢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