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第2/3页)

*

崔慕礼带着搜集到的罪证,及关键证人苏学真,一状告到了承宣帝面前。

承宣帝的心情已不能用愕然或愤怒来形容,四子虽非皇后所出,但仍是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尤其他在禹州洪灾及疫病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深得人心。

但此时崔慕礼告诉他,禹州疫病乃张贤宗与鸿业刻意为之,那在疫情中逝去的一百多条人命,均是死于他们得一望十的贪婪中。事后他们还不知悔改,残忍灭了裘昭满门!

承宣帝反复检阅案卷,又一遍遍追问苏学真当时的细节。窗外夜色静谧,御书房更是落针可闻。

苏学真跪趴在地上,汗流浃背,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崔慕礼站在一旁,轻敛长眸,恭默守静。

承宣帝不断摩挲着桌案上的瑞兽镇纸,眸中似有风暴席卷。良久之后,他大笑出声,道:“朕之四子,急功好利,失仁失德。是朕教导无方,害了那一百三十八名百姓。”

崔慕礼道:“依臣之见,四皇子本性纯良,此番行径皆因受人蛊惑,才会误入歧途,犯下错事。”

承宣帝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望着巍峨华丽的宫殿,语气冰冷中透着坚毅,“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传朕的旨意下去,命刑部尚书罗必禹前往四皇子府,将四皇子拘进宫内受审。”

崔慕礼跪倒,“微臣遵旨。”

“崔卿,朕再命你与锦衣卫指挥史尤和硕、兵部尚书蔡霄领兵查抄左相府,缉捕罪臣张贤宗,及其所有亲眷归案。”

崔慕礼拱手一拜,朗声道:“微臣领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更阑人静时,左相府大门被人粗鲁地拍响。

守门的护卫睡眼松懈,老大不乐意地开了门,却被眼前的场景吓呆在原地。

只见门口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官兵,他们手持火把,火光绵延如龙,将整条长街点得亮若白昼。

领头骑马的两位官爷面色肃然,气势慑人,瞧着来者不善。

护卫咽了咽口水,“敢问、敢问来者何人?”

年岁稍长那位官爷从怀中掏出金灿灿的令牌,“我乃锦衣卫指挥史尤和硕,奉圣上之命查抄张府,捉拿罪臣张贤宗及其亲眷归案。”

什、什么?

护卫猛一哆嗦,慌不择言地道:“我家相爷乃一品大官,怎能说抓就抓?你们且等我去通传——”

前头的官兵亮出大刀,不耐地道:“快些让开,休得妨碍我们执行公务!”

有其他人听到动静,打着哈欠往外走,却被冲进来的官兵们挤到一旁,眼睁睁见人往府里闯。

沉睡的府邸忽变得蜩螗羹沸,仆人们衣衫凌乱,被四处搜捕的官兵们赶到院中,无人知晓发生了何事,只瑟瑟发抖地聚做一堆。

清理完下人们后,张府的主子们也陆续被“请”了出来。

张贤宗共有一名正妻,一位嫡子,另还有十七名小妾加八位庶子庶女。搜完所有厢房后,崔慕礼仔细清点,发现少了最关键的两个人。

里头没有张贤宗和张明奴。

他视线淡扫,划过吵吵嚷嚷的张府女眷,落到一脸沉郁,闷不吭声的张明奴身上。

一年不见,张大公子倒是变了不少。

他抬步走近,站定张明畅面前,还未开口,便听见王氏在旁激动叱骂。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到我张府放肆?我乃圣上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还不叫人速速退下!”

年轻的官兵心有忌惮,好言相劝:“张夫人,我们是奉了皇命来办事,望您多多配合。”

王氏非但不领情,还厉声骂道:“瞎了眼的东西,待我进宫面见贵妃,非得将你们所有人治罪——”

张明畅打断她,“母亲,够了!”

王氏误以为他在害怕,信誓旦旦地道:“畅儿,你无须担心,有我和你父亲在,定会护你周全。”

张明畅苦笑,“母亲,你睁大眼睛瞧瞧,父亲今在何处?”

“你父亲晚饭后便去了胡姨娘房中休憩。”王氏瞪向胡姨娘,“胡姨娘,相爷人呢?”

胡姨娘泫然欲泣,“回夫人,半个时辰前有人来寻相爷,相爷匆匆忙忙地离开,奴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算算时间,圣上刚下达旨意,宫中便有人走漏了风声。

崔慕礼故意当着众人面问:“张明奴何在?”

人群中,有名小厮鼓足勇气道:“回大人,小的半个时辰前见到奴公子与相爷一起,从西门乘马车离开了。”

此话一出,无数惊疑的目光投向张明畅。后者脸色刷的变白,身形摇摇欲坠。

父亲他……他带着张明奴跑了?

王氏脱口而出,“不可能!相爷怎会带着那贱种逃跑,定是你这奴才瞎说八道!”

小厮缩着肩膀,道:“小的看得清清楚楚,的确是相爷和奴公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