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5页)

考官席上,萧湛的双目微微眯了起来。

这不是运气!

观众席上的人也很快发现,这的确不是运气,他们想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错得离谱。

江令宛并未停下,她马不停蹄,追逐着灯笼,很快又射了一箭,这一次又是两个灯笼,分别是:过、万,这两个字。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她又是一箭出去,有一次一箭双灯两个字:重、山。

一共七个字,轻舟已过万重山,她发了四箭,除了第一箭,后面三箭都是一箭射俩。

这是运气吗?

这能说是运气吗?

这是实力啊!

全场沸腾。

我的老天爷,我看到了什么!

“宛卿!真神人也!”

观众席上的看客被江令宛优异的表现折服,几位考官也叹为观止。

“这个考生好厉害啊,以前竟没听说过。”

“京华女学连续数年没出成绩,一直被大家忽略,今年怕是要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了。”

“此女如此优秀,难怪宋山长一直面带微笑,比往年随和许多。”

“莫说宋山长,若你有这样的学生,你难道能忍住不笑?”

“白天在人前,我肯定能忍住的,夜里睡觉那就说不准了,我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此言一出,考官们都哈哈笑了起来。

萧湛亦淡淡一笑,双目紧盯着那一抹海棠红的身影。

小姑娘的脸庞娇艳的像桃花,身姿矫健又婀娜,如蒙尘的明珠,拭去了一身的灰尘,走到了阳光下,露出她独有的耀目光泽。

她羞辱宁轩的那几箭,实在是漂亮。

只是,她射双灯的手法分明跟他一模一样,他可不记得自己教过她射箭。

看来,她还有很多事瞒着他。

感受到他目光的追逐,江令宛遥遥冲他一笑:怎么样,五舅舅,我的反击漂亮吧?

你放心吧,我绝不是忍气吞声之人,睚眦必报,以牙还牙,才是我的性格。

宁可让别人憋屈死,也绝不委屈了我自己。

管他是宁轩也好,辛烟烟也罢,想在背后算计我,想踩着我上位,呵呵,不存在的。

江令宛斜了宁轩一眼,骑马直奔第三题而去。

……

第三道题,不是新题型,与前两年一样,都是飞花令。

考生先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个字,然后与八位考官行飞花令,轮流说出带这个字的诗句。

一炷香的时间,对上的诗句越多,得分越高。

江令宛一路骑行,驰骋至八位考官面前,翻身下马、行礼上前、从签筒中抽出一根白玉签,交给辅考。

整个过程英姿飒爽、神采飞扬,没有半分拖泥带水,让几位考官看了个眼直。

陆明珠与程静昕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默默在心中祈祷:老天爷,让宛姐儿抽一个好字吧。

与第二道题一样,飞花令也讲究运气。

若是抽着经常被诗人写的那个字,行起令来就容易的多。

若是抽着很偏的字,那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发挥也没有余地,只能干瞪眼了。

辅考看了签,高声道:“京华女学江令宛,飞花令,明月的明。”

是比较好对的字!

陆明珠与程静昕大喜过望:“这个字难不住宛姐儿,我们之前跟宛姐儿行过这个令,莫说一炷香,就是两炷香也毫无问题。”

不仅是跟程静昕、陆明珠行过这个令,江令宛跟萧湛也行过这个令,而且就在几天前。

带“明”字的诗句,她腹中存了几百首。

没想到今天上了考场,要再一次跟萧湛行这个令了。

萧湛显然也想到了,所以,八位考官里面,他是第一个开口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几天前跟江令宛行这个令的时候,他第一句说的也是这首诗。

五舅舅,这是怕她紧张,让她放轻松吧。

江令宛心里明白,同样回了他那天对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二位考官也紧跟着对了一句,然后第三位、第四位……八位考官轮流吟诵。

江令宛表现很出色,只要考官话音一落,她立马就答,不做迟疑。

与前面两题不同,第三题考试时,大家鸦雀无声,偌大的考场,只能听到呼吸声,江令宛与考官们你来我往飞令的声音。

书院联考办了十几年,目前飞花令最高纪录是两百。

江令宛的速度太快了,比往年的考生都快,按照这个情况下去,她极有可能打破从前的记录。

而这个纪录的保持者不是旁人,正是考官席上那个最引人注目、最夺人眼球、最最年轻的考官——萧湛。

江令宛嘴角含笑,双目写满了志在必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五舅舅,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飞花令记录第一名,我拿去了,你不会生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