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页)

只记得铺天盖地的跨海大桥建成消息,还有领导召集所有参与人工岛设计、建造的人员进行内部大会。

所有人等待着上面公布具体责任人,终结这场惶惶的猜测。

领导却说:金屿人工岛重大失误该罚,长浪人工岛设计建造取得重大突破该奖。

于是,每一个人都要针对金屿问题做出详细的自查自纠报告,二建公司全体成员年终评级降低一档。等到来年年初,大家再去领建设长浪人工岛的回报。

折磨了钱旭阳近半年的利剑,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一降一发,经济上没有额外收获,可也没有人遭遇吊销资格证的处分处罚。

他做好了认错担责的准备,又迎来了组织的宽宏大量。

哪怕是现在,他站在菲律宾的土地上,也能感受到一千公里外,祖国给予的温暖。

钱旭阳笑得傻气,“幸好,我还有资格以援建的身份来到菲律宾。”

他说:“我知道你欣赏的是冈萨这样的人,而不是我这种家伙。可我和他一样,也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什么。”

“你们一直问我为什么来菲律宾,都觉得我爸是副院长,没必要来这么个地方受苦。”

钱旭阳没敢看他,盯着脚下,踢着石子喃喃说道:“但是我想,你在的地方,一定是祖国最需要人手的地方。”

回到房间,律风一直在想金屿人工岛的事情。

那场重大失误,完全可以严格按照程序,追究所有人的责任,做出强有力的警示作用。

然而,跨海大桥完美登陆金屿,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承建两座人工岛的二建公司,派出来负责项目的人都经验丰富,成绩斐然,未来能够做出的贡献远超金屿损失的百万元。

所以,全部损失都归为了试错成本。

整个南海隧道项目组,都不想去做一件打击士气的恶事。

困难和人祸面前,更需要内部团结。

律风忙得不记得当时的钱旭阳有没有悔改,此时见了他努力想要挽回印象分,又说得真情实意的模样,忽然就觉得——

也许他真的是意识到了错误,回头是岸了。

稀奇、稀奇。

律风脑内重播钱旭阳玩手机摸鱼、嘲笑08年立项的乌雀山大桥一无所获的过去,十分怀疑这人惨遭夺舍。

他正准备拿出手机,跟师兄分享奇妙见闻。

就刷出了一排排震撼消息!

“哇,律工你知不知道殷师兄在搞什么大动作?”

“你师兄太厉害了吧?要不是我在贵州、云南遍布眼线,都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律工,看在我们同事一场天天乌雀山加班的份上,快悄悄告诉我,殷建筑具体是要做什么?能不能合作一下?”

平时喜欢用聊天消息炸翻群聊的同事,纷纷打着师兄名义,冲击律风私聊。

本就消息繁杂的手机,变得特别吵闹。

律风翻了翻,就给师兄打去电话。

“怎么回事?你又做什么惊天地的大事情,我同事都快用消息把我埋了。”

“这么快?”殷以乔惊讶笑道,“其实是我打算去菲律宾接个建筑项目,被你同事发现了。”

律风心里一炸,脑子里全是劝说殷以乔不要来的理由。

他还没诧异地喊出声,忽然思绪一转。

“不对!”律风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我同事明明说你在贵州、云南做什么!”

师弟走的路远了,不好糊弄了。

殷以乔显然没想到,编造自己要去菲律宾做设计的假消息,都盖不住律风得到的真消息。

“好吧,你的同事们果然神通广大。”

殷以乔的声音都泛着温柔笑意,轻描淡写说道:“反正你短时间回不来,我就约了几个政府方面的朋友,请他们看看《山水逍遥》。”

律风:?!

殷以乔确实考虑过,要不要随着律风的脚步,开拓一片菲律宾的市场。

他的设计作品遍布全球,也不是没有菲律宾的华人邀请他过去大展身手。

可惜,殷以乔每次端详南海以南那片领土,升起的不是设计欲望,而是强烈的渴望。

他更希望律风早点回来,而不是留恋他乡。

殷以乔和律风讲述了一个宏大的计划。

他希望在中国值得建设的贫困落后地区,因地制宜的设计建造出真正的《山水逍遥》。

不去破坏山体,不去开凿湖泊。

用最少的建筑成本,保持原生态的居住环境,以整体翻修的形势,依山傍水,创造出一座自然之城。

越是自然的建筑,越是需要原本城市风貌的助力。

殷以乔辗转于中国藏匿于深山中的美景,风尘仆仆地考察适合《山水逍遥》的地方。

他常年身居城市繁华里,亲自去当地一浅一深的走过山道,才明白什么叫地广人稀、山高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