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陈词(第4/4页)

陈轸沉思片刻,静色道:“不合律法,但,句句诛心。”

楚王抚掌道:“大善!”

即刻回身坐定,对陈轸道:“廷理,从今日起,杀农奴者,与杀平民同罪。”

“大王圣明!”陈轸深深一揖。

屈原微微一笑,亦向楚王一揖到地:“大王圣明!我大楚必将日日昌隆!”

“起来吧,你又少一条命。”楚王一叹,摇首自嘲一笑。他笑自己再次折服于屈原,他当真有种让人不能拒绝的力量,让他一时间忘记了君威,忘记了朝堂暗涌的纷扰恩怨,只想与他策马同行,共展万里江山宏图。

屈伯庸深深舒一口气,远远看向昭和,恳恳一笑。

退朝之后,朝员三三两两结伴而出,神色各异。

待走出朝门,屈伯庸对昭和敛袖一礼道:“多谢昭大人。今日若非大人及时进言,扭转局面,真不知后事如何。”

“屈大人过誉,”昭和伸手扶屈伯庸道,“局面真正是由令郎扭转的。”说罢笑道,“再说你我已是儿女亲家,我既是帮令郎,亦是帮碧霞。”

屈伯庸微微颔首,刚从极紧张的心情中缓解,一时竟有些颤抖。

昭和抚住屈伯庸的手道:“甚好,都平安了。”但略一思忖,又轻轻道,“不过,令郎的性情似有些执拗,只怕以后为官要吃不少苦头,屈大人要多劝他一劝。”

“昭大人所言极是,屈某也甚为此事忧心。”屈伯庸叹道。

“也不必太愁,你我年少时亦是如此。我想,待令郎与碧霞成婚之后,性情便会柔和。”

正说着,景颇亦从朝门中走出,一脸阴云。昭和轻轻俯到屈伯庸耳边道:“景颇知你我二家结亲,心中愤恨,此次亦是想趁机除掉令郎,好在有惊无险。此人心地歹毒,屈大人日后要多留心。”

自从那日屈原被屈伯庸劫走,莫愁就心中不安。但她自然想不到事情何其凶险,亦不知章华台上的屈原兄弟刚刚命悬一线。

她只是彻夜难眠,寝食难安。今晨起来,她看到墙角那盆兰草,因为疏于照顾,已不如初来时郁郁。那是屈原为给蒙远治病而送来的连续开花三年的君子兰。她那时虽知其极为稀有,但因蒙远之死,对屈原恨之入骨,那兰草亦被置于院中自生自灭,好在常有雨水,还苟延残喘地活着。

莫愁怔怔地看向那兰草,心中一叹,便过去取了龙刀,将枯枝败叶剪去,再淋水冲洗叶片。

“君子兰比不得寻常花草,不是我渔家该养的。”卢茂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缓缓道。

莫愁不假思索道:“只是稍作修剪,长不得王公贵族家那么葱郁,也过得去才好。”

卢茂轻叹一声:“那何必将它留在庶民家中,委屈了它,亦牵累了人。”

莫愁一怔,回身看父亲,见他苍老的脸上有掩不住的忧思,不禁问道:“爹?”

“有几日未见屈大人了?”卢茂随意问道。

“嗯,那日他在权县市集被他爹劫上马便走了。”莫愁顿一顿道,“我从未见过那么凶的爹,还以为他是遇上了什么恶人。”

卢茂一怔,缓缓道:“莫愁,权贵家中一向事多复杂,想必是那边起了什么纷争。”

莫愁沉吟道:“不知为何,他父亲不许他习武,亦不许他为官。他这次来权县做县尹,亦曾与家里大动干戈。”

五月到官,至免不迁。

卢茂一惊,想起他那生辰,心中明白大半。

卢茂眉目轻敛,看向莫愁缓缓道:“莫愁,屈公子是好人,但我们门户之间有天壤之别,你万不可与他结合。”

莫愁一怔,羞且窘道:“爹……”

卢茂皱眉道:“爹从不对你有要求,但爹这话,你必得听进去。”

说罢轻轻一叹,转身离开。

夜深。江畔的晚风温柔吹过,莫愁怔在窗边。

“这位姑娘,很像我认识的一位故人。”

“呵,公子看似儒雅,怎地说话如此轻薄?莫不是觉得我们乡野戏班的戏子人微品贱,好欺负不成?”

“姑娘,在下所言非虚,姑娘确与我一故人形神俱似,只是这位故人只在我梦中出现,所以并未得知名讳。今得见姑娘姿容清丽,并身带异香,正恰如梦中情状,灵均真三生有幸!”

想起旧事种种,莫愁浅浅一笑。月光如水,她喃喃道:“屈公子,这世界纵有万般不好,亦有你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