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4/7页)

姜言意还是从楚昌平那里得知,封朔的意思是先成亲再登基,原定的婚期是二月二龙抬头,为了赶上登基的日子,把婚期改到了腊月十八。

时间自是有些仓促的,不过好在楚家提前了数月开始准备,该备的东西都备齐了。

这小半月姜言意本是要呆在家中待嫁的,不过太皇太妃递了请帖来,万没有推辞的道理。

何况太皇太妃说的是楚家的姑娘们都去,这一趟去了回来,楚淑宝三姐妹在京中贵女里的地位又不一样了,将来说亲,只要不是封侯戴爵的,只有她们挑人家的份。

腊八这天姜言意和楚家三姐妹一同去了王府,太皇太妃招呼她们喝腊八粥:“年纪大了,就喜欢热闹,这是哀家同护国寺僧侣学着熬的腊八粥,你们尝尝味道如何。”

腊八节本为“佛成道节”,因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日成道而得名,腊八喝粥已成为一种习俗,据说这天喝粥能得佛主保佑,因此腊八粥也称“佛粥”。

太皇太妃熬得腊八粥软烂香甜,一口下去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红豆的香味全在舌尖绽开,姜言意几人都说好喝。

楚惠宝最喜甜食,喝了三碗,若不是太皇太妃怕她撑坏肚子,让她别喝了,她怕是还得盛第四碗。

不过也因为她这般捧场,太皇太妃很是开心,赏了楚惠宝一对金蝴蝶珠花,让她们几姐妹有空常来府上。

离午饭还有一个时辰,太皇太妃似有些乏了,让一个老嬷嬷带着她们去府上的梅林转转。

楚淑宝一到梅林就咋咋呼呼带着两个妹妹跑没了踪影,姜言意沿着她们的脚步找了半天也没寻着人。

转过一片假山石林,瞧见梅林高出建了一座八角亭时,姜言意想也没想就转身走人。

亭子里传来一道低醇的嗓音:“我又为你作了一幅画,你不看看再走?”

姜言意假装没听见,继续往回走。

封朔嗓音里的笑意更多了些:“你走远了,我得再大声些叫你,你才能听见了。”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若是引来楚淑宝她们,二人虽说婚期在即,可私底下见面被瞧见,姜言意还是怪难为情的。

她转过身面无表情往亭子里走去。

封朔好笑看着她:“这嘴撅得都能挂壶了。”

姜言意白他一眼:“不是忙么,今日怎得闲?”

封朔提起泥炉上的茶壶给她沏了一碗热茶,闻言挑了挑眉梢:“我这不有个贤内助帮我摆平了陆学士么,接手京城顺利了不少。”

姜言意接过茶并不喝,放到矮几上:“我得去寻跟我一道过来的姐妹们了,王爷是忙人,想来也没空理会我这闲人。”

这后半句,可算是叫封朔听懂她在闹什么小脾气了,他回京后一直寻不到机会找她,书信也没寄过一封。

他神情有些无奈,拉住她微凉的手在泥炉旁帮她揉捏着手骨取暖,“你当一直跟在你身边的两个护卫是干什么吃的?你舅舅如今见了我,就没个好脸色,我回京第一天就写了信给你,被你舅舅截下了。”

在西州时,外人面前他们一直都是守礼的。到衡州后,封朔时不时就当众拉个小手,大半夜还去姜言意院子外瞅瞅,跟她说几句话啥的。

杨岫嘴上不说,怀里揣的小本本上却是记了一笔又一笔,回京后就交给了楚昌平。

楚昌平虎目一瞪,觉着自家乖乖巧巧的外甥女怎么可能不守礼,把帐全算到了封朔头上。

姜言意听他这般解释,一想到楚昌平知道了这些,好笑又有些难为情:“那你还敢叫我过来?”

封朔用手背碰了碰她冻得微红的脸颊,眼底划开一抹他自己才懂的笑:“我得亲口告诉你,我以这江山作聘,来娶你了。”

朝臣们都让他先登基,再商议立后之事,他偏不。

这江山,是她同他一道打下来的,她应有的殊荣,不应该在他称帝之后才得到。

他受万民景仰,百官朝拜时,她理应站在他身侧,同他共享这一切殊荣。

寒风刮过亭子,他那副刚做好的画被卷风卷落至姜言意脚边,她俯身去捡画时,才发现他作给她的是一副千里江山图。

随着婚期愈来愈近,楚老夫人怕姜言意没了亲娘,没人教她成亲要注意的事,在一天早晨小辈们去请安时独独留下姜言意,给了她几册花花绿绿的小册子,让她拿回去自己个儿翻看。

“你身边的两个丫鬟,也就沉鱼还勉强入眼,那个叫蒹葭的小丫头,面上一大片胎记,自家人是不会说什么,但你当陪嫁丫鬟带过去会叫人笑话的。祖母给你备了几个好使唤的,你且带过去吧,身边有能用的人,你嫁过去了万事才方便。”

楚老夫人说完,就让身边的林妈妈去把那几个小丫鬟带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