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真香!(第一更)……(第2/4页)

楚淑宝是个会融会贯通的,几乎是立马就问道:“那我的胭脂,除了好用可以让女客买,还能有什么法子让她们喜欢?”

姜言意想了想道:“名人效应或许有用。”

见楚淑宝似乎不太理解,姜言意解释道:“你从京城那边来的,你改天上个好看的妆容,说京城的某位公主或县主画的就是这个妆容,别人还能说不好看么?若是问起你这个妆容是怎么点的,你再说用的是什么胭脂,什么手法点妆,再真心实意夸一番这个胭脂有多好,可不就卖出去了?”

楚淑宝狂点头,满脸写着钦佩,她感慨道:“还好阿意你不卖胭脂,不然我怕是得买得倾家荡产。”

姜言意啼笑皆非。

处理完了账上的事情,她拉着楚淑宝一起躲进了后院,商量胭脂柜台的布置,以及怎么给女客们推销。

等所有问题理得差不多,天也快黑了,店里的食客都走完了,杨岫把那一牛车的鸡都拎进了后院,等姜言意处置。

楚淑宝在房里继续写她的开店策划,姜言意则去厨房帮忙。

虽然馋无骨鸡爪馋很久了,但姜言意还是没有丧心病狂到把十几只鸡一起宰了。

几只老母鸡留着用来炖汤再好不过,反正她现在院子大,圈一块地方出来,暂时让它们多活一会儿还是做得到的。

姜言意挑了一只大公鸡,让杨岫杀好去毛。

姚厨子见到杀好的大公鸡,不由得也夸了句:“这只鸡养得好,煲汤喝补血益气,再温养不过了。”

姜言意道:“我打算炒着吃。”

姚厨子以为她是想做成干锅鸡块,摇头道:“那可浪费了这么好的鸡。”

姜言意却道:“这道菜的菜名就叫鸡公煲,就得用公鸡肉烧出来才好吃。”

说起来,这道菜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厨子用自己名字做前缀命名了这道菜,称作“XX鸡公煲”,因为他的名字跟山城地名一样,外地人都以为鸡公煲是山城名菜。

姜言意上辈子,就曾被大学室友灵魂发问过一次,室友说你作为一个山城人,火锅都会做了怎么不会做鸡公煲?

姜言意当时还不知“XX鸡公煲”不是本地菜,一听这哪儿成啊,赶紧自学了鸡公煲的做法,现在回想起来,好笑之余,当真是恍若隔世了。

鸡公煲最重要的两步莫过于熬制老油和制酱料。

老油贼香,是用四种油和十几种香料熬制而成的,这四类油便是植物香油、大油、牛油和鸡油。

其余三类油都好找,只有牛油不容易买,市面上偶尔有卖牛油牛肉的,都是宰杀的老牛。也是因着经常在马屠户那里买肉,关系熟了,马屠户那边有货源,才会提前给姜言意留一份。

熬老油时锅里下四种油,牛油是最后下的,烧至三成热,就放入生姜、葱头和蒜瓣爆香,紧跟着下青花椒、茱萸炒出麻辣味,最后下各类香料,用不让油温高于五成热的小火熬制半个时辰,把香料中的香味全都熬进油里,比普通的锻炒煎炸香了数倍。

酱料是用六成热的香油爆香十余种香料制成的,小火熬住小半个时辰后,下冰糖增鲜,同时淋上一勺黄酒增香。

斩切好的鸡肉洗干净血水,先用料酒和生姜腌制去腥,在用熬制的酱料腌制两刻钟,这一步是为了让鸡肉腌制入味。

等鸡肉腌制好了,锅里猛火烧热老油,下鸡块翻炒断生,再次放入茱萸、花椒、姜、蒜炒出香味,随后再加入莲藕、土豆、豆腐皮、冬笋、黑木耳、泡涨的方便面,撒上盐和料酒炒出香味,最后淋上一勺高汤煲上半炷香的时间,一锅掀开锅盖就香得流哈喇子的鸡公煲就算是做成了。

姜言意找了个小砂锅,盛了满满一砂锅后放上几段香菜,让杨岫把这一砂锅鸡公煲给封朔送去。

考虑到这些鸡是隔壁王府让人送来的,杨岫半点怨言没有地跑腿去了。

大抵是老油熬制得实在是香,都不用姜言意喊开饭,店里的人全都围在厨房门口等吃。

楚淑宝看到鸡公煲里也有方便面,一双眼瞬间就亮了,开饭时,别人都是夹肉吃,只有她,每一筷子都在精准无比地夹方便面吃。

楚言归在楚家待太久反而会让楚老夫人起疑心,姜言意前几天就让楚忠把楚言归接回来,只时常做些好吃的送到楚家去。

姜言意给楚言归夹了一块鸡肉,见楚淑宝在狂吃方便面,给她也夹了一块:“多吃点肉。”

楚淑宝嘴里吸溜着泡面摇头:“我觉得这一锅里最好吃的是方便面!”

跟中午煮在冒菜里的方便面不同,这次的方便面是直接炒干了的,浓油赤酱,本身又极容易入味,老油和各类食材的香味几乎全汇进了方便面里,简直是整锅鸡公煲的精髓所在。

姜言意觉得好笑,楚淑宝喜欢,她也就随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