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爸爸的来信(第2/4页)

至于助手,一个是村支书的儿子,牛三哥,一个是大队长的小女儿,宁英莲。

都想让家里的孩子们跟着她多学点东西,她有本事,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

宁嫣倒是无所谓,只要听她的话就行。

说干就干,宁嫣在宁英莲的陪伴下,从村头走到村尾,走遍了大队的每一个角落,对地形了如指掌。

村庄是依水而建,最中间的是大队部和仓库晒场,其他人家都散落在四周。

宁英莲给她介绍村里的情况,她什么都知道,跟个包打听似的。

哪家跟哪家沾亲带故,哪几家不对付,哪家媳妇泼不泼辣,孩子聪不聪明,成绩好不好,她都很清楚。

宁嫣留在一幢矮小破旧的建筑面前,“这就是小学?”

宁英莲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对,村里的孩子都在这里读过小学,但能考上中学的,没有几个。”

村里人说不关心教育吧,孩子一到年纪就送去学校。

说关心吧,他们从来不逼迫孩子上进,实在读不下去,那就领着去干农活。

宁嫣沉默的看了半响,“女孩子入学的多吗?”

宁英莲愣了一下,“不多,女孩子都要干家务照顾弟弟妹妹。”

父母都在田地干活,孩子没人管怎么办?只能让家里的大孩子做出牺牲。

但,资源都倾向男孩子。

同等的情况下,宁愿让小几岁的女儿干家务,也要送儿子去读书。

这就是现实。

她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倒是读到了初中,直到她不想读了为止。

所以,初中文凭的她才能在大队里拿到一份轻松的活,计工分,发放农具。

宁嫣微微摇头,什么都没有说,继续转悠,有些事情不能急,慢慢来。

宁英莲忽然叫道,“妹妹你看,这就是拨给你实验的地方,以前是五保户住的,五保户去世后房子收回来,位置有点偏,所以没有人要。”

宁嫣推门进去看了一眼,两间屋子残破无比,野草丛生,怪不得没人要。

“跟他们说一声,搭个围墙,院子要大,这个位置再搭一间屋子,不用中间隔开。”

“好。”

不仅逛了村子,还逛了田地,宁嫣一边逛一边拿出纸笔将地形画下来。

村民们只见她在涂涂画画,好奇的一打听,说是要搞发电,顿时沸腾起来。

“小嫣,好好的搞,我们都等着。”

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有文化有本事的自家人,骄傲又自豪。

宁嫣笑眯眯的点头,“放心吧。”

村民们很稀罕她,”你怎么就那么聪明呢?”

不等宁嫣说话,其他村民已经抢话了,“像她爸呗。”

“对对,阿海就是方圆百里最聪明的崽。”

他们拉着宁嫣聊往事,宁嫣很喜欢听有关宁瀚海的事,听的津津有味。

不远处,康小敏撇了撇嘴,“德性,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呢,农活也不好好干,就知道炫耀。”

程海棠反而很喜欢宁嫣,她喜欢跟有本事的人交朋友。“人家有正经事。”

康小敏垂眸看着自己的双手,白嫩的手底全是水泡,硬生生的挑破,挤掉脓水,留下无数痕迹。

这一过程太疼了。

“不就是去上课吗?谁不会,我要是大队长的侄女,我也能去。”

酸溜溜的话让程海棠很是不舒服,凡事都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会嫉妒别人。

宁嫣能上去,靠的是大队长的侄女吗?不是,是她设计的新型农具,靠的是她的真本事。

所以,她是心服口服。

但她已经懒的跟这种人争了,她未必不清楚,但就是要找茬才舒服啊。

“你还是好好干活吧,先填饱肚子再说。”

虽然吃的是大锅饭,但粮食是用工分换的,康小敏的工分根本不够。

知青们自己都不够吃,怎么可能分给别人?

为此,已经闹了好几场,知青点的气氛特别差。

康小敏一听这话,顿时恼了,“你也觉得我占了便宜?我能吃多少啊……”

程海棠淡淡的嘲讽,“一顿两碗饭都不够。”

康小敏:……肚子里没有油水啊。

她忽然扬声大叫道,“宁嫣,海棠说,你在外面吃好的喝好的,口粮也用不上,不如给我们知青们吃吧。”

宁嫣:???

她哪有什么口粮?一周六天在外面吃住,大队可不给她工分。

程海棠猛的回头,不敢置信的看着康小敏。

踏马的坑她?

“我没有说过,我对天发誓,要是我说了这样的话,让我五雷轰顶。”

宁嫣跟知青们接触不多,但对于这些人有几分了解,程海棠挺直爽的,而康小敏小心思特别多。

“我想,海棠有事会直接跟我说的,不需要你转达。”

程海棠长长吐出一口气,就知道宁嫣是个聪明人,不会轻易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