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谁来担责?(第3/4页)

他却不知道,因为他的话,姜小圆听到神仙的时候,微微一愣。

本身就是系统的圆圆本圆,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就是“神仙”么?

其实回想了一下秦十一说的,知府还没有出城……

她顿时眼前一亮——

如果知府没有出城的话,那她或许真的有办法!

姜小圆当初在建章宫的时候就解锁了一幅地图,但当时地图除了提醒她有人接近外,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但是之前姜小圆偶然发现,这个地图竟然可以随着系统的升级,范围不断地扩大,到了第二次系统升级结束之后,姜小圆上次掏出来看了看,范围竟然扩大到了一座城!

也是因为这个,她才能够快速找人的。

她试了试在搜索栏里面搜了一下知府的名字,果然,这幅地图上出现了一个红点!

姜小圆忍不住笑弯了月牙眼,只要抓到了这个鬼鬼祟祟的家伙,到时候拿他号令文官,哪里还有这么多废话?

人做不到的事,神仙能做到呀!

……

只不过,他们前脚刚走的时候,后脚门里头本来还吵吵闹闹,和个菜市场似的议事厅,却瞬间陷入了一片安静。

他们的面前,是一张张的档案。

从宋家、李家一直到了燕家……在座的所有人都被查得一清二楚。

这位才到洪州府不到一个月的燕将军,竟不知道何时已经把他们查了个清清楚楚。仿佛这些藏得极深的家族,各个都是透明的似的。

陈秋淡淡道,

“昨夜我已经八百里加急,将燕家之事写成折子,送入了汴京。”

“诸位要参我,我自然拦不住;但据在下所知,与流寇勾结的不止一家一姓,就是不知道,燕某还需不需要送上第二封折子?”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了。

地方势力根深蒂固,自然不愿意一个小辈来主持大局。但是如果他手里有这些把柄呢?

洪州府附近流寇经年不断、剿匪迟迟没有成果,不就是因为与流寇勾结的人通风报信么?

这些档案里,越看越让人心惊胆战,众人面面相觑,都看见了对方脸上的退却。

为首的那通判宋景林却岿然不动——实际上,宋家倒也没有查出什么致命的东西来,他自然不怕。

“就算你燕晋要参我等,这事儿也应该先禀报……”

谢俊将急报送了上来,适时打断了这位宋通判,

“诸位,且看看急报。”

众人一愣,等到一一都看完了,各个脸色都发白了。

三万流民之事是紧急情报,早就被陈秋封锁得死死的。他们只知道流民很多,却对“多”没有个具体的概念。

将这样的紧急情报告诉在坐的这些官员的时候,陈秋就已经短时间内不打算把眼前这些人放走了。

见到这些的脸上畏惧之色,陈秋笑了,声音却是凉嗖嗖的,

“诸位,谁能担当主事人?”

“有谁可以为此担责?”

“谁愿意为三万人的性命打包票?”

……

要是有人,这在洪州府数年之久的流寇,就不能猖獗至此了;要是有人,知府也不至于接到消息的时候转身就跑。

众人雅雀无声,还有人想说——一介武官,怎能擅权?

但是还没有等到他们开始反驳,青年却开始点名了,“宋景林?”

这位通判还算是里面镇定的人,闻言却蹙眉,“此事还要回禀陛下,请……”

“洪家业?”

……

一个个点了过去,本来还伶牙俐齿的众官都失声了。

他们都推说要交给皇帝判断,等到皇帝派人下来……但是到了最后,他们自己说出来都觉得有点儿无力。

洪州府到汴京一来一回,恐怕那时候洪州府已经乱成一团,人都要死得差不多了。

这场对峙持续得有点久,以至于已经把知府给提溜了回来,现在躲在门外的姜小圆,还听到了一个尾巴。

姜小圆看着上面的长发青年有点儿出神。

她想,她大概是知道为什么这件事会成为暴君秋的“污点”了。

她可能并不知道确切死了多少人,可是从系统的那些任务可以看出来,死了非常非常多的人。

是秋秋做不好么?她不知道,但是至少他做了。

今年可是发生了永嘉年间最大的雪灾,气候冷得怪异。在没有高科技、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在粮食不足、物资缺稀的情况下,可能饿死人、冻死人,在这样的极端的情况下,大量的死亡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明知道可能会有巨大的灾难、摊上巨大的污名的情况下,谁愿意出来主持大局呢?

知府跑了,本来要来的太子“耽搁”了行程,官员们想争权又不想担责……

但是在被骂的时候,他们都隐形了,唯一站出来的人,却要为成千上万无法挽回的性命担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