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谁来担责?(第2/4页)

她的心情有些沉重,大概是因为对于陈秋感情的变化,让她对于这个世界渐渐地有了真实感。如果是刚刚开始做任务的她,很可能对于这些数字还没有这么大的感触,但是现在却不同了,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姜小圆在军营里的时候,听过秋秋和她讲过所谓流民。

大部分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或者交不起赋税而不得不背井离乡,他们四处寻找安居之地,不停地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

一到了天灾频繁之年,流民就会数量壮大,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有的府城富裕一些,就给他们施粥,有时候也会给一些粮食;

有些不富裕的,就直接禁闭城门,他们就不得不去往下一个地方。

朝廷连年征税不断,地方欺上瞒下,永嘉帝直到今年才知道江南的流民问题这么严重,发给流民赈济粮却到不了地方,被一层层地盘剥……

总之,现在洪州府的情况,就是天灾和不作为的结果。

此前燕玲儿之所以那么信心满满太子会来她的生辰宴,便是因为太子早就给燕家传过消息了。

他当然不是为了燕玲儿来的,而是为了赈灾来的。

想到了这里,姜小圆便坐不住了。

她刚刚爬下了床,这才发现自己现在已经不在燕家了,而是换成了一个陌生的府邸里。

她想出去找陈秋,谁料到一出门,就见到了守在大门口,笑得满面春风的葛先生。

都不用姜小圆问,葛先生便十分谄媚地将昨夜发生的事全告诉了她,葛先生是个心思跳脱的,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屈能伸。被陈秋收拾了一顿之后,也立马调整了自己的立场,老老实实地准备跟着这个包子脸的小姑娘当个“账房先生”。

也因此,他说得也就格外仔细一些。

所以说,在知府逃走之后,秋秋就直接接手了知府府邸,控制了消息扩散?

葛先生都对他果决赞不绝口。

姜小圆从不相信所谓的“污点”,虽然她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可是仅仅是现在来说,秋秋干净利落地接手了全局,毫无犹豫,可见并不是视人命为草芥。

她连忙问道,“哥哥呢?”

一旁的秦十一大概也有点看不惯葛先生那狗腿的样子,瞥了他一眼,抢答道,“正在前厅议事呢!”

其实也不用他说,前面就已经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姜小圆刚刚想要走近一些,却被葛先生拦住了,

“姑娘,您现在去恐怕是火上浇油。”

姜小圆一愣,却见到了葛先生指了指里头,笑了,

“里头,有位宋通判。”

宋通判,不就是燕家逼着燕媛媛嫁的那位“青年才俊”么?

其实他出现在这里也很合理,毕竟通判是地方的二把手。

知府走了,理应由他拿主意。

秦十一叹了一口气,解释道,

“姑娘有所不知,今早就已经有流民开始动乱了,守城卫实在是不堪一击,要是我们不接手的话,流民借机入城,便维持不了秩序了。但是……”

但是却让洪州府本地的官员不满了。

里面争吵声越来越大,依稀能够听到一些愤怒的骂声。

今日府衙里头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偏生知府不见踪影,黑甲卫又雷霆手腕收拾了燕家,顿时引起了城内官署的惊慌。

这不,一大早见燕晋的黑甲卫才刚刚准备接手城防,宋通判为首的官员们,就来到了知府府邸质问燕晋究竟意欲何为。

听着里面的争吵声越来越大,话也越来越难听,姜小圆的包子脸都皱起来了,“他们不知道外面的有流民么?”

却听见葛先生叹息了一声,

“知道,但是燕将军年纪轻,又是武官难以服众呀。若是知府没走还好,偏生知府跑了……”

这事儿说来复杂,大庆对武官的提防极重,不管是朝中还是地方,文官和武官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要是此时一个武官出来做文官的事,文官自然不服。

如果能够有一个知府出面,此事其实不难。偏偏……

“那知府找到了么?”

秦十一摇了摇头,

“主子昨天接到消息就派人去抓了,知府应该还没出城。秦十带着人正在搜着,只是……不能把希望放在找到知府身上。不过姑娘倒是不用担心,主子能够处理好的。”

只是……可能手段就没有那么温和了。

这知府很是狡猾,因为黑甲卫的人手都被抽调下去守城门、巡视流民稳定秩序去了,大范围地毯式搜寻基本上不可能。

葛先生最了解这位了,恐怕是有人帮忙把他藏起来了,这样的情况下,黑甲卫能找到的可能性太小了,他叹息道,“恐怕只有神仙才能找到这位知府了。”

他照样不担心那位燕将军能不能服众,只是也忍不住在心里暗骂起来了这知府的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