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交换 哥哥取吧,养这样大不容易(第4/5页)

最重要的一样便是衣裳和头面了,女儿家爱俏,不带些名贵流行的首饰衣裳,要叫人排挤的。

阿瑶几月未归,都不知如今京城里流行什么发式,贵女们中意什么物件。

她倒不是想着迎合讨好,不正好撞上别人的忌讳就好了。

阿瑶选了套秀雅的宝石头面,配不会出错的素色绣着流纹的衣裳,给主人家柔真郡主包了只水头很足的玉簪子,这才放下心来。

阿瑶总觉得现下去哪,她都顶着李淮修的名头,越发比往日要谨慎一些,生怕给李淮修掉了面子。

正想着李淮修呢,前院突然有个小厮进来传话,说是从渝州来了人。

阿瑶先是一愣,接着就心中一喜,“快快请他们进来。”

必定是柳嬷嬷同李戾来了。

二门叫人打开,马车箱笼一辆接一辆的进,柳嬷嬷就坐在最后一辆马车上,车帘一掀,徐娘子竟然也来了。

阿瑶在京城里虽然忙碌,但是确实比渝州寂寞许多,这会真是有种见了老友的感觉。

柳嬷嬷只同她寒暄几句,说李戾叫主子派去做差事了,便急急地去规整物件。

徐娘子带着小儿许正,有些不好意思地坠在队伍后头,朝阿瑶福身,“姑娘。”

阿瑶没想到他们也会来京城,但是也未曾表现得太过惊讶,把人迎进了院子。

许正如今养得圆润一些,不再像以往那般瘦骨嶙峋,叫拂冬与两个丫鬟领着在院子里头玩耍。

阿瑶叫司琴给徐娘子奉茶,柔声问她近来如何。

这院子精致华美,处处都是精贵物件,叫徐娘子有些不自在,犹豫一会才道:“我将那鬼迷心窍的公婆送进了官府,可是渝城里的人也都知道这事了。”

渝城是个小地方,出了拿幼童祭祀这样的大事,自然闹的是满城风雨。徐娘子一个媳妇反倒把公婆送进了牢里,虽说她是占理的一方,但是难免要受些非议,徐娘子自己是不在意的,就是不想叫自己的小儿受这样的委屈。

“我自己吃些苦头都没什么。”徐娘子有些哽咽,“医馆现下也没有生意了,还连累正儿和我一起遭白眼,城里的先生都不收他。”

徐娘子不想耽误徐正的前程,且她着实是想报答阿瑶,咬咬牙就跟着上了京城,若是阿瑶赶她走她也没有别的法子。

徐娘子起身跪在地上,“姑娘若不嫌弃,便叫妾身在一旁伺候,妾身身无长物,只求姑娘给口饭吃。”

阿瑶连忙叫她起来,“你一身的医术,留在我身边也是糟蹋了,你且缓缓,我给你找个好去处。”

跟着她在这内宅里,徐娘子会那样多的疑难杂症,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徐娘子只道:“妾身这身性命都是姑娘的,姑娘叫妾身去哪,妾身没有半点异议。”

阿瑶让她缓和一番情绪,免得叫外头的徐正看见了,徐娘子点点头,拿帕子擦擦眼泪不再哭泣了。

过了一会,阿瑶叫人把徐正抱进来,这小孩一双眼睛跟个黑葡萄似的,就是还是不怎么愿意说话,仿佛还认得阿瑶,躲在徐娘子的怀里偷偷看她。

阿瑶逗他说话,他只抿着唇一言不发,徐娘子苦笑一声,“正儿以前是个活泼孩子。”

阿瑶在心里叹了口气,叫人去厨房拿些易克化的糕点来吃。

·

李淮修一早便出了门,他也没走远,去了城里一处偏僻的宅院。

乌正早早就在这候着了,见了李淮修便拱拱手,道:“都在里头。”

李淮修微微颔首,一旁的人便推开门,里头是间阴暗狭小的刑屋,那说书先生被捆着手吊起来。

李淮修站在门外看了看,就叫人将门关上,“问了多久?”

乌正有些头疼,“这秀才嘴紧得很,问了一夜,一个字也不肯说。”

李淮修沉吟一会,叫人将他家中的事情告诉他。

方明清在隔壁厢房,叫人取了件残缺的衣物,举到李淮修面前。

“这料子不像是京城产的,上边的香料闻着也颇为古怪。”这正是昨天夜里,带人去追那个蒙面人时,那手臂上的衣物。

这料子该是从江南那边来的,价格贵穿着也并不舒适,在京城里不流行,江南那处都很少有人买这种料子,多是骗骗外乡人的。

方明清正说着,刑房里头突然传来一声哭嚎,久久才平息。

方明清在心里轻叹一声,早知今日,又何必要去做那害人的事情呢?

乌正拿了个状书出来,低声道:“主子,这是秀才写的,他说要见到他的小儿子,不然不肯透露多的。”

李淮修垂着眸看,这秀才写出来的东西并不多,很是滑头。

他沉吟一会,低声说了些什么,方明清便领命而去。

李淮修夜里才从这小宅子出来,他翻身上马,叫一个小童子拦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