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交换 哥哥取吧,养这样大不容易(第3/5页)

德胜说完就挨了自家妹子一个白眼,反应过来就不由苦笑。他这是说顺嘴了,这府上谁不知道这冯娘子以往同那沈世子的关系,平日里私下倒还好,如何就说到正主面前来了。

也是冯娘子生得好,这样柔声细语,女子也要昏了头。

阿瑶并不在意他提到沈意行,过去的就过去了,她倒是有些介意城里的流言,但是当下也未表现出来,只叫德胜好好办差,日后少不了他的好处。

这少年连连点头,拱着手退下了。

阿瑶了却一桩事情,心里舒坦一些,拂冬到叫阿瑶要过继出去的事情弄得惴惴难安。

这大元待女子颇为苛刻,女子若是没个好的娘家,或是在娘家不受宠,自个的腰杆子就硬不起来,在夫家都要叫人轻视。

且冯老家中如今着实衰落了许多,若是阿瑶过继了,怕是也只能过继给冯老的大儿子,说句大不敬的话,拂冬觉得着实有些亏了。从正二品大官的嫡女成了个四品小官的女儿,阿瑶又不是什么叫不出的名的人,这满京城的权贵,谁不识得她那张芙蓉面。

以后走出门去,怕是要叫人耻笑。

阿瑶见状只得安抚她一番,“我本来在冯家也不受重视,又何必想那样多呢?”

拂冬又是心疼又是觉得有道理,且淮王殿下像是十分中意姑娘,娘家是谁倒是其次了。

阿瑶在书桌前写了几封信,用信封封好,叫人送到冯家几位族老的府上。

拂冬看得心惊胆战,她不识字,但是有何事又要烦劳族老们?

“姑娘不考虑几日?”

“老夫人定是不会答应此事的。”拂冬到底还是站在阿瑶这边,她给阿瑶打着扇子,心里忧愁她在老夫人面前讨不着好处。

“老夫人看重名声,哪里能叫您过继出去。”

这个年头,多半只有家中过不下去日子的人才会把家中子孙过继出去,说出来是要叫人瞧不起的。有些头脸的人家就更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了,更不提老夫人往日里对冯老那一大家子多有避讳。

阿瑶笑了笑,乌黑的长睫覆在面上,倒是不见慌乱。老夫人活了那样多的年岁,阿瑶自然不会和她硬碰硬。

“正是因为老夫人重面子,这事她才必须得答应。”

拂冬在一旁给她打扇子,听这话倒不是很明白,侧头看着她,觉得姑娘较以往变了许多。

·

冯老一早就叫人往李府递了信,接着便叫来儿子儿媳。

冯老的大儿子名叫冯文瑞,小儿子冯武成,两人都是三四十的年纪,生得像齐氏,英武高大。

元帝不在京城,两人领的都是闲差,整日要不出门会友,就只是去朝廷点个卯,叫冯老十分看不惯。

冯文瑞性子文气些,话并不多,冯武成倒是大大咧咧,心直口快,见了冯老便开始胡咧咧,“这一大早上的,把我们叫来做什么?”

冯老见他没个正形,心下十分不悦,但还是暂且按捺住了。

“你们可知道淮王?”冯老掀了掀眼皮,咳嗽一声。

冯文瑞点头,“自然是知道的,儿子前两天去了个宴席,远远瞧见过一眼。。”

淮王当真是年少有为,且不论出处,他年纪轻轻就有一股久居上位的气势,穿着黑色的广袖长袍,眉眼英挺又冷清,眼神带一下,就能把一群老臣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叫冯文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冯武成倒是没这样多的感触,只道:“淮王势大,是个人物。”

冯老又咳嗽一声,眼神在两人身上打转。

冯文瑞房中干净,只有妻子张氏,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还在怀里吃奶,一个堪堪上学,是一个女儿也没有的。冯武成虽然也没有娇女,可是房中有两个妾室,膝下光嫡子就有三个。

冯老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这冯娘子入哪房才是最合适的。

齐氏在一旁冷眼看着,觉得冯老实在磨叽,“你们老子想攀高枝,给你们送个女儿。”

兄弟二人都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老父老母在打什么主意。两人的妻子平日里关系不错,对视一眼,倒是猜到了些什么。

齐氏见两个儿子反应不过来,干脆只同两个儿媳讲,“你们都见过大房那边的大娘子吗?”

几人都点点头,这下算是反应过来了。

冯文瑞想说什么,冯老摆摆手,“不急着做决定,你们两房都好生考虑,莫要日后后悔了,赖到老头子我的身上来。”

“就给你们一日的时间考虑,这女娃娃没几日就要到府上来办认亲宴的。”

几人只得满腹心事地退下了。

·

阿瑶自然不知道冯老的府上还有这么一出事情,她现下正忙着准备明日去柔真郡主的宴席。

这样女儿家办的宴会反而更要讲究,办宴席的主人家会在头一天就开始准备,要去赴宴的宾客自然也不是直接去吃席这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