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5页)

至于三春里最小的惜春,也回到了宁国府。

那宁国府上下原本以为,自己府里是被荣国府中的祸事连累的。没想到,府里的爷们儿被带走之后,最后被判罚的罪名竟然比荣国府的还大。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宁国府参与了当初的夺嫡之争,站错了队伍,明钊心里其实一直记着呢。

而那贾敬贾珍等人在大事上站错了队伍,在私德操守上也能让人抓住一堆小辫子。于是,几轮审判下来,出家修道的贾敬就真的去做了清贫的老道士,不再享受养尊处优的观主生活,而贾珍则被判了流放。

贾蓉回到府中,和妻子秦可卿相顾无言。

秦可卿之前卧病在床,眼看着就不成了,但是公公贾珍被流放西北的消息一传来,她的病情反而有了起色。倒是婆婆尤氏是真的被抄家的事情吓着了,成了卧床不起的病人。

不管贾蓉夫妻私下里如何,明面上,两人开始担负起府中的各种事务。

秦可卿本来就是人人称道的机敏妥帖人物,没生病之前,府中上下没有说她不好的。此时再次掌家,自然把一切管理得井井有条,家中虽然没有了原本的富贵,但日子却更加清净舒心了。

惜春年纪尚小,原本有些清冷孤拐,但回到宁国府后,和玲珑心肠又温柔可亲的秦可卿接触多了,脸上也渐渐多了几分笑意。

至于之前寄居在贾府的亲戚,比如金陵薛家和史侯府上的史湘云,他们在贾府出事后,就都离开了荣国府。

薛家本身就有案子在身,裴湘在宫里的时候特意讲了香菱的身世,所以,薛蟠也被抓了起来,而香菱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并和生母相认。

后来,等到薛蟠被判了刑,香菱就跟着母亲回到南边,打算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不曾想,倒是遇到了新的姻缘。

至于史湘云,她被接回侯府后,依旧念着史太君和贾宝玉的好。

但她的叔叔婶婶哪敢在这样的关头再让她亲近贾家,更何况,勋贵之间没有秘密,史太君藏药害荣国公的事情已经传出了一些风声,终究累及到了史家女儿的名声。他们此时恨不得撇清所有的关系,绝对不允许史湘云再和贾宝玉往来。

于是,他们迅速给史湘云说了一门外地的亲事,又添了不错的嫁妆,把人匆匆嫁了出去。当然,对方也是豪门大户,富贵人家,只是远离都中而已。

裴湘听小纸人给她汇报完了贾府诸人的近况后,赞许性地摸了摸他圆脑袋。

她许诺说,若是小纸人和他的小兄弟能变得更加聪明一些,她就给两个小纸人重新炼制身体,不会再发生胳膊够不到脑袋顶的糗事了。

小纸人听到后很高兴,立刻从裴湘的掌心里蹦了下去,吭哧吭哧往外跑,准备去打探更多的消息。

到了晚上,第二只小纸人也回来了,他告诉裴湘,老金龙和大金龙的属下正在查一些事情,他只能听到了一些只言片语。小纸人无法靠近宫里,所以,他能得到的消息很有限。

裴湘安慰了一下小纸人,说他听来的事情很有用。

这话是实话,因为裴湘马上就从小纸人的转述中意识到,明钊在调查近些年发生的一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

他花力气调查这个,一方面是要整顿吏治贪酷、惩戒地方豪情和清剿匪患。另一方面则是要看一看,这些大大小小的祸事中,那警幻仙子及其手下爪牙都参与了没有,若是参与了,又参与了多少。

于此同时,裴湘也打听到,明钊请了紫阳道长、静念方丈等人到都中来,似乎要问询冬至祭天之事。

“收罗警幻的罪证,或者说,是收集那些有修为之人胡乱插手人间之事的证据,又询问祭天之事,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当今天子是想在祭天的时候告状了。”

白锦微微颔首:“明钊此人做事很有章法。你看他这次,虽然是以调查警幻为主,但是他举一反三,想到既然有一个警幻为了增加修为,就胆敢在世俗界兴风作浪,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仙家,也在浑水摸鱼?他这是准备一次查清,然后趁着祭天的时候,全部捅上去,这也是趁机立威了。”

裴湘托着腮笑吟吟地看着白锦。

白锦无辜回视。

“阿白,你说了这么长的一段话,是想要告诉我,明钊他如此兴师动众,并不是单纯地想要帮助我,而是想要借机立威,警告一些修行之人不要随意插手人间事务,干扰正常秩序,对不对?”

“不能说是‘帮助’你,你给了他鲛珠,他只是在偿还欠债而已。”

“这样啊——”裴湘软软地拉长了声调。

白锦认真点头:“我只是实话实话而已。昭希,你知道的,我这些年埋头修行,不太懂得人类千折百转的心思,看问题、谈问题就直白坦诚了一些,我绝对没有刻意针对谁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