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6/6页)

有更贵的,谁愿意便宜卖?

大部分公社书记都跟余思雅没交情,不好意思把电话打到清河鸭养殖场,干脆找胡秘书。

胡秘书向梅书记反应了这件事。

梅书记第一个反应就是骂人:“蒋主任干的好事,要不是他横插一脚,饲料厂的仓库都能用了。这老家伙,净给咱们添麻烦。”

胡秘书笑道:“蒋主任知道这会儿粮食大丰收,估计已经急红眼了。”

“谁管他!”梅书记心情好,笑道,“打电话给余厂长,这批粮食只有他们饲料厂能吃下,跟她商量商量。”

胡秘书便把电话打到了余思雅那儿,征询她的意见。

余思雅笑着说:“我也正想打电话给胡秘书提这个事呢,没想到你先打过来了。我先问问,今年县里的玉米增产了多少?”

胡秘书笑呵呵地说:“比往年的产量翻了一倍多。梅书记下乡督促秋收时看过了,水稻也比以前长得好,产量肯定能增加不少。”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玉米到底是粗粮,口感不是很好。大米丰收,大家今年就能吃上更多的精细粮了。

“那挺好的,水稻增产的那部分县里有什么安排吗?”余思雅笑着问道。

胡秘书没多想:“当然是卖给你们饲料厂,各公社社员辛苦了整整半年,等着拿奖励呢。梅书记说了,咱们的承诺一定要兑现,绝不能失信于民。”

余思雅赞同:“有道理,不过胡秘书,现在人都不能顿顿吃上白米饭,这我们要是拿稻谷做饲料喂养鸭子,说出去也不好。所以我有个想法,我们饲料厂就只收玉米、大豆之类的粗粮,精细粮由各小队完成了纳粮任务后,按照工分和人头计算,分给社员,当然多劳多得,干活卖力的可以多分一部分,具体地细则你们来宣布。”

“这样各公社的奖励金一半由现金付给社员,另外一半用稻谷做补贴。如果社员更希望拿到钱,也可以将这部分稻谷卖到粮站,你觉得怎么样?”

现在精细粮多难弄啊,城里人都不够吃,更别提乡下了。有多余的稻谷谁愿意低价卖给粮站?

胡秘书觉得这主意可行:“余厂长,你这安排更合理,一会儿我就向梅书记反应一下。不过我今天打电话还是要催你个事,好些公社打电话来询问收玉米的事,你们厂子什么时候收购?得尽快安排上,公社的仓库爆满,马上要收水稻了,必须得腾出来。”

这确实是个问题。每个小队都有保管室和仓库,但规模都比较小,因为这些年粮食一直挺紧张的,纳粮之后就队里分了,也没多余的粮食可以长久储藏,所以很多仓库都没扩张,甚至年久失修,老鼠横行。

不过公社装不下,不代表社员们的家里也装不下嘛。社员家里有的是仓库和装粮食的柜子、坛子,只嫌粮食太少,不会嫌粮食没地方放。

余思雅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胡秘书,马上就要收水稻了,别说我们仓库没准备好,就算准备好了,车子挨个公社的收购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完成的,到时候得耽误大家收割水稻了,你说是吧?”

胡秘书想了想现在的运力,还有收购得称重结账这些事,确实不是几天就能完成的。

“你说得也有道理,可这批玉米怎么处理就成了麻烦。真没想到,我有一天也会愁粮食太多了。”胡秘书自嘲地说。

余思雅笑道:“胡秘书我有个想法,将这批玉米按照奖励的标准发下去,发到社员们的手中由他们保管。等秋冬季,农闲的时候,我们养殖场的车子开到各大队,逐个大队收购。同时各家各户自留地里多余的玉米也可以一并收购了,价格一样,如果大家不放心,我们饲料厂可以现在就支付一半的定金。你看怎么样?”

这样一来,能够大大地缓解饲料厂的库存和储藏压力。而且社员也得了实惠,今年水稻丰收,大家分得多了,玉米的消耗自然就要少一些,那自留地里种的玉米自己吃不完就只能卖了。卖给饲料厂还能多得个几块钱,谁不乐意?而且是饲料厂上门收购,也不用他们辛辛苦苦挑去粮站了。

而且饲料厂还先付了一半的定金,大家也不用担心饲料厂赖账反悔。这个事对社员来说,没半点风险,傻子才不答应呢!

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和可操作性,胡秘书兴奋地说:“余厂长你可真有主意,我这就去跟梅书记汇报,他要没意见,今天就把这消息通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