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4页)

该人肚中无米灌得凉水充饥,躺板床上越想越气,佛祖不佑,拜来何用?隔日 ,该人就纠集了亲朋好友将那小庙扒了了底朝天,佛像也让他砸个几截。

有信徒大惊失色,越众骂他必有报应。该人大怒,喷了信徒一嘴唾沫星子,踩着佛像怒气腾腾道:“无赖、污吏还吃人的嘴软拿人手短,他是佛,缘何白吃我一桌素斋?屁的好处也不给?他既没半点用处,哪还有脸蹲在庙台上叫人拜他供他香火?”

说罢犹不解气,连着佛头都砸了个粉碎,旁边一群混赖度日的闲汉有吃没喝的,想了想,竟觉有理,索性庙也推了和尚也赶了,搜出厨房里和尚化来的几捧米和养着的两只鸡,就在庙前空地挖坑埋灶,炊了饭炖了鸡,你一口我两口,分食个干净后扬长而去。

当年卫询看得拍手夸赞,还赞叹:虽是恶民,倒也不蠢,知道求佛无用。

现在回头一想,背脊能冒汗,这是一群无有顾及之民啊。怨爹怨娘怨命,恨天恨地恨佛,米价比命价贵,动不动就要与人博命,不见血不显胜负,不出人命不肯罢手。

官民之间更是势如水火,官与吏不和,民与吏相斗,一年之中械斗之事不计其数。恶吏欺民,民生怨愤,回头一刀杀了恶吏再引火烧房,过后畏罪遁入水泽为匪作乱,当地的父母官势单力薄根本弹压不住,命大的苟安几年离任远去,命不好的,幽幽转赴黄泉。

卫询几可见自家的孙女婿一命呜呼,自家孙女只得披麻守寡。

上皇和今上真是坑死卫家了,皇家赐婚天大的体面,谁知这体面竟还带着毒。他因着皇家,没了一个儿子,翻年翻篇的,还要送一个孙女婿?

“若是不妥,舍个老脸出去求了上皇退了这桩亲事,如何?”卫询与国夫人道,“自污也无妨啊,就说咱家丫头染了病,沾了邪,在家关个三年两载,再给繁丫头配人家,门第无妨,挑个人品可靠的便成。”

国夫人将茶杯递给管嬷嬷:“皇家赐的婚哪是说折就折的。你就是心气不顺,才说这种气话。”她叹口气,“细琢磨,论亲,楼淮祀是今上正经的外甥,是上皇不打折扣的亲外孙,哪一个不比自家亲近?他们舍得叫阿祀去栖州,自有十全之策。”

“世上岂有十全之策?”卫询冷笑,低声道,“皇家人的情义,重时逾山,轻时泡影,做不得准。”

国夫人也有些丧气,道:“我还当咱们家繁丫头是个有运道的,竟要跌个跟头。”

卫筝与许氏这对夫妇全不知此事的凶险之处,两人还挺乐呵的,栖州的知州啊,女婿才多大啊,啊呀,飞黄腾达不外如是,细数数,古往今来也没几个,大出息啊。

就是这一去三四年,婚事可怎生好?先办吧,仓促了仓促了,后办吧,又嫌长。

许氏笑眯眯道:“成婚又不是我们一家事,也不知楼家是个什么打算。”

卫筝想想女婿就要远离,很是不舍,摇头叹气:“虽有大出息,外任也是辛苦,我和女婿都不及好好相处交谈,唉,他远去栖州,我们翁婿有失亲近啊。”

许氏也是忧心忡忡:“这一别三四年的,寄个信都不便,楼家门风虽好,这时长日久,阿祀又是少年,难保身边清净。”

卫筝不以为然:“有几个丫环侍婢的不妨事。”

许氏圆润的脸微微一垮,有些不乐意:“真是男人家才说得出口的话。”

卫筝理理鬓角,语重心长:“你们女人只会对于后宅之事斤斤计较。”又叹口气。“听说栖州这地界精穷精穷,我们要不要备个几车的奇珍给他带上?”

许氏一边应一边肚里打鼓,贤惠归贤惠,就算未来女婿身边有人,好歹也要掌掌眼,万一弄个妖精似得在身边那还得了,再想想路远山高、鞭长莫及,真是令人放心不下。

于氏日日与家中的一窝小妾斗,早练就一身神功,很是看不上嫂子的忧虑,出主意道:“什么大不了的事。依我说,咱们家繁繁年小,还不知事呢,能懂什么?鲜鲜灵灵枝头新桃。还得我们这些熬得昏浊发黄的鱼眼珠帮她搭搭手。这种事,从来没有千日防贼的,防也防不住,只是,门啊窗啊的总要关关好。侄女婿这一上任,身边总要伺侯的人,婆子啊、丫环啊、吃穿洒扫哪样离得人?咱家先下手为强,先塞个十个八个的下人给他,宁可富余,也不要缺了,干吃饭不干活也不算是事。”

许氏听得连连点头。

于氏得意,又笑:“更别挑生得好,拣那些有年纪的、不周正的,眼小鼻大粗脸皮的,腰圆手糙死脑壳的。既是做活,就老实洗衣叠被去。”

“弟妹说得甚是。”许氏又有点担忧道,“这平头正脸的也放一二个在身边,不然客来来个粗婆子奉茶,好似有些不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