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6页)

“刚搬进这宅子不久?”崔桃问。

唐氏愣了下,回头看一眼自家乱糟糟的屋子,不大好意思地对崔桃道:“确实,刚搬来三日,还有很多东西没收拾完呢。加之还有他闹腾,总在旁捣乱,我收拾得就更慢了。”

宅子是普通的三间房布局,正房和东西厢房。厨房则在正房和西厢房的边角处,不算大。对应的正房和东厢房的边角处也有一个小屋子,被用作杂物房。

崔桃轻声问闻大郎:“你是从哪儿找的那三件衣服,帮你阿娘晒上了?”

闻大郎还是有些害怕地看着崔桃,不大敢说话。

崔桃想起来自己身上还有一包自制的话梅,本是打算拿给韩琦品尝的,如今便拿出来先给闻大郎尝了两颗,等他吃了嘴馋了,便哄他带自己去找干尸原本所在的地方,就把一整包都给他。

别瞧这闻大郎智力似乎只有四五岁,对外人的防备心却很重,也很依赖他娘唐氏。便是他吃了崔桃给的甜蜜蜜的话梅,他馋得不行,还是犹豫不想受崔桃的引诱。不过最终当崔桃把那一包话梅送到他鼻子边儿的时候,他忍不住了,抢走那包话梅,就转身跑向杂物房的方向。

崔桃就跟着闻大郎一块走。

闻大郎并没有进杂物房,而是绕到了杂物房的后面,扒开地上的稻草,露出一块带把手的木板子来。

抓住把手,把木板子一掀开,发现里面竟是一个地窖。

“这地方竟然有地窖?我竟不知道!”唐氏惊讶不已。

地窖不深,其实只有到成年人肩膀那么高,跳下去后要猫着腰走,门开着的时候,光鲜也不算太暗。

王钊和李远率先跳下去后,搜查了地窖的情况。

地窖里比较空,没太多别的东西,只找到了几件破衣裳,三个粗麻布袋子和三个应该是用来系麻袋的绳子。

崔桃发现那几件破衣裳不仅上面还粘着沙土,布料还有些糟了,稍一撕就破。相较于三具干尸现在身上所着的‘结实’衣物,这几件糟了的衣物反而更像是干尸们身上原本该穿的衣服。

像闻大郎这样的孩子,能把三具干尸身上的衣服穿得那样妥帖,有些不大可能。

崔桃就向唐氏证实。

唐氏应承道:“是如此,平常都是我给他穿衣服,他自己一个人便会穿得乱糟糟的,衣带都系不整齐。”

唐氏便问闻大郎细节,他是如何跳进了这个地窖,又是如何搬运三具干尸。

“嗯……娘做饭,想给娘晒晒衣服!”闻大郎揪着唐氏的袖子,眼巴巴地看着唐氏。他从大家的表情中能够感觉到,自己好像又犯了什么错了,大家都在怪他,可是他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他好委屈。

崔桃先向唐氏确认一下那三具干尸身上的衣物是否属于他们家的。

唐氏摇头,“家里人的衣服都是我来洗,每一件我都清楚,他们身上的衣服没一件是我家的。”

“搬家后这三日,你一直在家?”崔桃再问。

唐氏一边点头,一边拉住闻大郎,不让他乱动乱跑。

“这刚搬家有很多地方需要收拾,再说养一个他这样的孩子,我只能在家待着,做不得别的事儿。”

再瞧闻大郎如今拽着自己的衣袖,竟还闹着要去玩儿的模样,唐氏不禁面色犯愁,连连叹气。

“便是说他们身上的衣服并非闻大郎所换,是另有人给三具干尸换了衣裳,还往他们的身上泼了血。”崔桃对韩琦道,“三具干尸应该在他们搬家之前,应该就已经在地窖之中了。”

“更换衣物,故意泼血,像是有人意图用拿干尸来吓人。”韩琦推敲道。

崔桃点头,“我也这么觉得。这地窖的环境还不足以形成干尸,那三个麻袋很可能是用来装三具干尸的,应该是从别处转移而来。”

崔桃随即跟韩琦解释了在自然情况下形成干尸条件,在炎热干燥或完全密闭的条件下,尸体需要迅速脱水。

鉴于干尸原本的衣物上粘有沙土,崔桃觉得三具干尸应该是被葬在环境条件比较干燥炎热的沙土之下。一般都是荒漠之类的地方,才满足这样的环境条件。汴京地界,自然情况下的环境是不满足这些条件的。

如今首要应当查明的是,是谁将这三具干尸挪到了地窖里存放,并给干尸更衣,身上还洒了血。

唐氏连忙表示她真的什么都不知情,“、我房里的东西还没拾掇利索呢,根本不知道这宅子后面还有个地窖,买房子的时候却也没人告知这里有地窖。”

唐氏接着告知崔桃,她们是从一位灯笼铺的掌柜手里购得这座宅子。那房主举家搬迁江南,说是就剩这一处房舍没有处置,因为急售所以价格便宜,当天议定价格之后,便过了地契,就去衙门缴税过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