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养伤时做点啥?写篇论文,找找黑洞。(第3/3页)

“研究资金?”

伍铮连忙拒绝:“我不需要研究资金,我自己有钱。”

搞数学又不是搞物理,不需要大型粒子加速器烧钱去发现新粒子,她只要找个安静的环境,不停地动脑子就行了。

躺着都能完成的工作,要钱干啥?

伍铮是真觉得这个课题可以躺着做完,她平时躺着看笔记本里的美剧,间或在键盘上敲几下的次数也不少。

岳院士坚定地回道:“不,你必须拿研究资金,这样你的计算机有一部分就可以公费报销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上个赛季捐了大半家产,做手术也要花钱。”

伍铮:“可是……”

岳院士:“没有可是!”

这熊孩子真是的,当她这个老师不知道这娃捐了那么多钱后,又一直资助几个孤儿吗?就算国家队和赞助商报销她的训练费、妆发造型费、差旅费、住宿费和手术费,但运动员那点补助估计也不充裕。

岳院士觉得伍铮是个好孩子,她不能让这孩子负担太多。

伍铮心说她真的不缺钱啊,捐的多是一回事,可她赚的也多,临近奥运赛季,在她有伤病的情况下继续朝她身上下注的赞助商有好几个,给的代言费还翻倍了。

而且她还是一个在燕京有10套房(内含一套四合院)的包租婆。

她是真的不缺钱啊。

总而言之,在养伤的日子里,伍铮就这么领着其实并不需要的研究资金,一头扎进了冰雹猜想的世界里。

她一边破解着冰雹猜想,一边开开心心的拿自己破解猜想时得到的思路,结合天文方面的知识,做了个寻找和观测黑洞的数学模型。

鉴于一姐身边的大多数人,包括伍兰溪和伍易,都属于体育系统,大家对数学也不是很了解,更不知道她劲头上来了废寝忘食的研究的到底都是啥。

伍兰溪去送饭的时候,还训了她几句:“作息不规律当心影响恢复,饭不好好吃,觉不准时睡,你要成仙啊!还要不要参加冬奥啦?”

伍铮头也不抬:“参加参加,但数学也要钻研啊,我又不打算一辈子做运动员,退役以后我就要做科学家啦。”

“做科学家就更不能成仙了,现在,放下你手里的东西,给我滚过来吃饭!”

等伍铮终于卸下石膏、踹开轮椅,将拐杖丢杂物间里吃灰的时候,她顺手将论文交给岳院士审阅,岳院士找了几个数论方面的同僚看了看,都觉得没问题,这论文就被发到了普林斯顿大学主办的顶级SCI期刊——《数学纪事》上。

发论文前,专攻函数的齐院士和岳院士嘀咕:“这个成果要是真被国际认可了,今年国内的数学奖都该给小伍提名了吧?”

米院士赞同的点头:“她是够资格了,年轻一辈就小伍最出挑,可惜老是在冰上摔来摔去的,前年她就摔破过一次脑袋吧?”

那么好的脑袋,万一真摔坏了,简直能让人心疼死。

岳院士:“……行了,再帮忙看看小伍这个模型,她的第二学位是物理系,第三学位是天文,这模型做的怪复杂的,不知道为什么,她好像特别想看黑洞,这赛季滑冰的自由滑都和黑洞扯得上关系。”

齐院士疑惑:“她要看黑洞干什么?我记得这姑娘去年还说想和你一样用数学支援国防的,怎么今年就换了?”

米院士一听,登时心情复杂:“这姑娘一直想一出是一出的,前年还和我说要研究物理呢,我那时候还挺高兴,差点以为她要报我的研究生。”

岳院士听着莫名心虚,老奶奶当然不能承认事情的真相和泡椒凤爪有关。

她面上若无其事的转移话题。

“她就是研究了物理,才对黑洞产生了兴趣,小伍坚信黑洞一定存在,说是按她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八个观测点,预测这些观测点会位于四个大洲,届时观测点齐心协力,应该是能观测到六千万光年以内的某个黑洞,搜集足够的数据的话,还能给黑洞做个正面照。”

最后该模型被发给了金陵大学天文系的蒋院士,由于这个模型需要掌握了伍铮那个自创的数学道具才能看懂,71岁高龄的蒋院士花了半个月进行了学习,才把这模型整明白了。

整明白的那一刻,蒋院士手抖得像是得了帕金森,他立刻打电话给岳院士,表示想和伍铮同学见面谈一谈“论如何找到黑洞”这个话题。

岳院士表示,恐怕不行,因为伍铮在做完结题报告后,就像是撒欢的大猫一样,背着包,带着首席太监和副教练一起上俄罗斯外训去了。

蒋院士还没听明白:“啊?她去俄罗斯交流学习啦?是去圣彼得堡大学,还是莫斯科国立大学?”

岳院士:“都不是,她要去尤比莱尼冰场恢复四周跳,备战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