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养伤时做点啥?写篇论文,找找黑洞。(第2/3页)

主刀医生平静的回道:“她最初的片子里,钙化点还没有这么大,拖了几个月,伤情才恶化成这样。”

“不过她的跟腱真够长,足有二十多厘米,之前我只在身高一米八五以上的黑人身上看到过这样长的跟腱,难怪她的爆发力那么强。”

“有这样的跟腱不去练跑步、跳远真是可惜了……”

这群见识了无数出色运动员的医生们,都觉得伍铮的身体条件好得惊人,简直能和田径项目的某些黑人比一比了。

谈话间,他们完成了缝合,为了取钙化点,他们在伍铮的跟腱部位划开了一道足有12cm的口子。

等伍铮苏醒后,周鹏告诉她,她要在两周后才能拆线,拆了线以后,还要继续打石膏以固定伤口。

“情况好的话,一个月以后,你就可以拆石膏,两个月以后就能脱离拐杖自己走路了,但复健时可能要吃不少苦头。”

张勤表示他会好好给伍铮准备复健锻炼计划。

伍铮打了个哈欠,当晚就叫毛十一出去逮几只口粮回来。

手术结束以后,拆线可以在国内进行,伍铮也不想一直顶着时差远程和岳奶奶交流,就干脆提前回了国。

虽然还不能走动,但她在确定伤口没啥问题后,就自己做一些上肢的锻炼,比如举个哑铃、锻炼肩、背、胸、腰、腹等部位的力量,平时就自己推着轮椅去燕大上课。

她在自己最近沉迷的那个数学游戏中发现了几个有趣的地方,为此伍铮特意做了个函数模型,然后带到了岳奶奶的办公室,让她帮自己看看。

岳院士看完函数模型后,起身和蔼的摸了摸伍铮的脑袋,感叹着:“以后你要好好保护你这个小脑瓜。”

伍铮:?

岳院士也不啰嗦,直接坐下和伍铮讨论起来:“冰雹猜想在美国的名气比哥德巴赫猜想更大,是加性数论里的经典猜想,你的思路很新奇,但是如果要顺着这条思路走,恐怕要动用到超算,要我帮忙吗?”

在现代,想要攻克一道难题,使用超算是常规操作,种花也有自己的超算,老奶奶以前就和隔壁的王院士打过一架,愣生生完成了插队,解决了一个课题,她不介意为了自己的学生再去抢一回超算。

冰雹猜想,又称叙古拉猜想,后来被一个叫做角谷的日本人传到中国,所以也被称为角谷猜想。

小徒弟最初玩冰雹猜想,是因为伍铮对“冰雹”二字里的冰感兴趣,她自己就是冰雪运动项目的一姐,当时就觉得自己和这个猜想特别有缘分,便兴致勃勃的下手开始尝试着破解这个著名的数学游戏,岳院士也随她去了。

如今既然伍铮已经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前人不曾做到的突破,岳院士是很愿意帮助她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的,老奶奶觉得伍铮来找自己,也是发觉人类的计算力无法应对这道题了。

伍铮却愣了一下,她连连摇手:“不是不是,我没要用超算,我现有的计算机的算力已经够用了。”

前阵子计算机系的学神系花拉着舍友和教授一起帮忙,给她弄了个算力非常棒的私人计算机。

当然,这种私活她是会付报酬的,这一套林林总总算下来,花了她大几百万,算是伍铮活这么大玩过的最奢侈的奢侈品了。

岳院士纳闷:“你确定你那个小玩具顶得住这个计算量?我怎么瞅着不够呢?”

老奶奶自觉还没老眼昏花,这明明就是超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啊。

伍铮眨巴眼睛:“我打算换种法子,自创一个数学道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她摇着轮椅到白板面前,拿着一支油性笔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一串串的公式被写了上去,随着那些公式布满白板,岳院士的眼睛亮了起来。

白板上分明就是伍铮在破解冰雹猜想时的思路,她的大脑中居然为此构筑了一套完整的思维框架,与常规的截然不同,破题的切入点也诡异得让人觉得有病。

但是如果根据伍铮的这套框架来求解,似乎真的可行,计算量也没有那么大!

最可怕的是,这套框架的确有了“新的数学工具”的雏形。

岳院士神情复杂的看着伍铮:“你想这个法子想了多久了?”

伍铮:“呃,做手术的时候,被打了麻醉,那时候脑子有点晕,然后就突然有了灵感,回国以后我又整理了一下思路,就做出这个来了。”

前后加起来,也就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吧。

岳院士:“……”

虽然早就知道伍铮是拉马努金式的天才,而拉马努金面对难题时,只要睡一觉醒来就能豁然开朗的非人传闻,但亲身面对这类的天才,还是让人有种不真实感。

“行吧,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我给你申请个课题,到时候你来这里签个字,能领一笔研究资金,你自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