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簪花礼(五月下)(第2/4页)

没得让人议论夜郎自大。

文明山傲归傲,人却不傻。他知道科举得有个好名声——现他江州案首的名声被谢尚抢去了,他人前就必得谦虚一点。

如此能屈能伸方才是大丈夫!

文明山和应用一个第二,一个第三,两个好朋友本站在一处。看到谢尚昂首阔步的过来,两人无奈地各往外挪了一步,让出了中间的位置,然后方对谢尚拱手道:“谢案首!”

从常理上讲,谢尚这时候应该说些“一榜之内皆兄弟,你我年岁相当,以后当兄弟相称”之类的近乎话,然后文明山和应用再客气地套路一回,最后三人互换一下年岁,彼此间哥哥兄弟的叫起来,方才是同年间该有的亲热。

但为着文明山先前想给李满囤做女婿的前事,谢尚一点也不想同文明山称兄道弟,便只疏离回礼道:“文公子,应公子!”

文明山……

应用……

看到谢尚神情自若地站到两个人中间,文明山和应用下意识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里同时吐槽:这谢尚一脸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他特在意案首这个名号,想听他们多叫几回?

别说,没准还真是这个可能!

毕竟这还是江中府头回得院试案首呢!

队伍整好便有差官来教导簪花礼仪。李满囤昨晚原听谢尚讲过一些,但他怕自己忘了或者记得不全,便竖着耳朵倾听;而谢尚作为案首排头,为防疏漏,少不得仔细聆听;文明山和应用也是如此——已丢了案首,两个人均如此想:可再不能失礼丢人了!

两百个新进秀才在大院里列队来回走了两圈,赞礼官方才请吴钧升座。

吴钧出来却没有坐,而是请了省、府、州、县等官员出来观礼。

科考是朝廷大事,今儿主持簪花礼的虽是吴钧,但一省的布政使、三个知府、九个知州以及各县的教谕都来了。

等人全部到齐,吴钧方才说了几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之类告诫勉励的话,然后便赐下花红——新郎官一样的扎在身上的红绸花披红和一朵簪在帽子上的绒花,其中案首是牡丹花,第二第三是芍药花,前五十是杏花,下剩都是桂花。

看到一省布政亲把大红绸花披到自己身上,即便是淡定如谢尚也难免心情激动——十年寒窗,三更灯火五更鸡为的不就是现在的一朝高中,二月杏花八月桂?

江州布政卢以庭替谢尚披好红绸后笑道:“谢案首,你今科既能考中江州案首,于学问一道必是自有心得。”

“所以似这怎么做学问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就祝望你百尺竿头须进步,来日方长!”

身为布政,卢以庭早闻谢尚大名,也知晓祖辈有两个翰林的谢尚姿容必不会差,但今儿亲见了谢尚,卢以庭方知自己还是低估了——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卢以庭心里暗赞:不提文章,也不说容貌,但只论身上的这股子精气神,谢尚就已出类拔萃,居所有人上!

大宗师出身翰林,为国取材,眼光无可厚非——换他,第一场也取谢尚。

没错,为了今儿的簪花宴,昨儿卢以庭已连夜恶补了本科前十的文章。

谢尚恭敬拱手道:“学生谨遵大人教诲!”

卢以庭拍拍谢尚的肩方走向文明山……

似布政使给前三甲披红,三个知府给前二十披红,九个知州给前一百披红,后三百名就由各县教谕给披红。

李满囤作为第一百九十八名只得一个绿袍补子还是绣蓝鸟的九品教谕给披红,但李满囤依旧幸福得飘飘然如坠云端——不怪人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李满囤想:他今儿可算是知道这金榜题名的滋味了。

这红都是朝廷命官给披的,这气派这脸面可比结亲时自己扎强太多了!

那教谕一看李满囤站的位置和笑的傻样就知道这是个“天道酬勤”的苦学生,便出言勉励道:“昔韩文公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李相公今科能中必是靠‘勤苦’二字,由此我便希你牢记今日之来自不易,今后再接再厉,以勤补拙!”

李满囤觉得教谕的话简直说到他心坎里去了,赶紧躬身应道:“学生必牢记大人教诲!”

簪花礼的大头自然就是簪花了。这花全部由三品的学政吴钧给簪,这也是朝廷给天下读书人的体面——秀才区别于民的见官不跪,就从今日始。

试想秀才见排位犹在一省布政之前的三品学政尚且不跪,一般的知府、知州、县令、小吏又如何能叫秀才跪?而秀才又如何能跪?

簪花依旧是从谢尚开始簪。

谢尚听从赞礼官的赞礼当先走到吴钧跟前躬身行礼:“学生谢尚拜见宗师吴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