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0后”文学提几个问题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我对“80后”文学有何看法。根据他们的问题,我把相关观点整理如下。

其一,80后文学被老一辈作家学者提出来,由传媒炒作出来。《萌芽》是个由前辈作家主持的老牌刊物,创刊于1956年,80后作家多得其提携。但是现在80后都30岁了,80后文学作为潮流还能够持续多久?况且,有的80后作家只是利用他们的读者,并不尊重读者。报纸上说的那个80后作家的粉丝,在某个非公众场合请求该作家签名,却被其保镖推倒在地。这至于如此吗?

其二,现在看看那些习作到底有多大的文学性?80后或者80后文学到底有多大的独特性?

一是,从文学角度而言。80后文学的最大意义,是对应试教育的批评以及“被早熟”。而其他题材都早已存在。如蒋方舟大本大本地写什么童年少年时期的生理反应。似乎北京、广州没多少出名的80后作者,他们尤其是上海那一帮,不擅长其他题材,而且写其他题材也写不过前辈作家。你看看韩寒写什么自由民主之类的杂文,思想是多么陈旧就知道了。当然思想、知识浅薄的粉丝也会非理性地吹捧其为“深刻”。

二是,从性格角度而言。这很难说,因为他们跟他们的前辈一样,什么性格都有。现在被炒作出来的所谓80后特征,又具有多大代表性?一说到整体就会忽略个人,忽略差异。那些性格大多数是青春期性格,60后遭遇“文革”,整天不用上学,打架,多爽!我们70后年轻时还迷恋港台的流行文化。我也很喜欢那些东西,但是其似乎现在也对我没多大影响,就是因为已经不是十多二十岁的人了。我中学时期也有偶像,上大学就没有了。这应该就是成熟的过程和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成熟其实和康德说的差不多,就是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偶像情结是因为不成熟或者精神空虚。虽然依然有对某人物的崇敬,但不会以某人物为偶像,这就是敢于怀疑的清醒的精神,在快乐平静中不抹杀追求。

其三,80后被炒作出来以前,没有那么多的代际差别和身份标签。如现在一般不会强调50后、60后、70后的特征,甚至80后,90后文学不再轰动,因为在中国,文学的商业化空间已经不大。你看除了韩寒他们几个,后来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有哪个出来了?这就是因为已经没多少炒作空间了。

其四,现在80后都集体奔卅,30多岁了还说什么青春、叛逆、不想长大,这是否是商业手段和矫情?他们害怕失去更年轻的读者?我的孩子是00后,我们让她读的就是经典童话和经典文学如唐诗宋词三国红楼等,而且她喜欢。00后现在不会喜欢80后文学,长大之后估计也很难说一定会喜欢,那时候80后都50岁老掉牙了。1980后文学最终会成为历史名词,过不了10年就会如此,否则2080后文学如何命名?而且,80后文学大概只是流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多少文学新质留下是很难说的。

其五,80后是相对单纯的一代。这是从文化含量所说的单纯,原来的政治、历史、文化、思想对他们似乎没有诱惑力,他们对此也不感兴趣,似乎被洗脑了。我说的洗脑不只是政治上的,也是文化上的。他们缺乏一种对文化科学的尊重或者执着。当然原因也很复杂。我们都说现在是技术时代,但正因为技术,所以缺了科学和文化,科技也被分开了。当然中国本来就重技术轻科学,四大发明其实就是经验的、技术的东西,不能上升到“科学”来普及,来理论化。这也许是另一种洗脑,被技术洗脑,所以80后缺乏了独立自由。我说这话的时候,马上想到我的一些80后朋友,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是忧心忡忡,很有思想。一句话,无论什么“后”,都是人,都有很多共同点。

其六,所谓80后是技术时代、传媒时代、网络时代的产儿有多大的科学性?因为一是,80后说85后和他们不同,85后又说90后和他们很不同。二是,这忽略了广大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有多些地方连电灯电话都没有,何谈网络何谈技术?三是,这也忽略了80后作者的差异,韩寒、郭敬明、蒋方舟都不同,郑小琼又和前几者很不同。四是,说技术影响人的思想是可以的,但是说技术决定人的思想似乎不合理。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读不懂古代和外国的作品了,因为思想不相通。影响人的思想的似乎是血缘、家庭、教育、社会和人生经历,技术所占份额似乎不宜过度夸张。

其七,80后文学是否是文学?80后作家是否是作家?我的感觉是80后包括其后的作家,没有原来的作家的身份意识和精神意识,他们主要自称为写家、作者,把写作不称创作,而是码字。有80后的朋友说“韩寒、郭敬明他们不代表80后文学的水准,只代表上一代人对我们的期望”。他们不代表水准但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然后把水准也标准化了,或者说从中获利的传媒界要把他们打造成标准,以造成新一轮的偶像崇拜。80后作者与政治权力和商业权力的共谋是很值得讨论的话题,此不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