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与中国杰出人才的缺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很多大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所以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网络资料整理)

我认为人才大概有两种,即业务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这两种人才都是社会需要的。如果缺乏后者的创造和引领,前者的质量也很难保证。两者都在低层次重复很麻烦,我很害怕重蹈晚清的覆辙。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培养的杰出人才还比不上只存在30多年的民国呢?

其一,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波折,内忧外患,灾难颇多。多灾多难。但是整个民国30多年更多灾多难,基本上都在打仗,而且恰恰是最战乱的20世纪40年代出的杰出人才不比前一时期少。

其二,有人说这是因为社会风气浮躁所致。的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是政治浮躁,20世纪80年代尤其90年代以来是经济浮躁。我们从前,至少我是上到高中,认识了水平较高的语文老师后,才借了一些课外书读。因为那时候国家穷,人民穷,没有什么钱买书,最多看些连环画图书,但是还是爱读书的。而现在的学生有钱了,却不爱读书。

其三,有人说这是政治体制导致的。据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驯顺的百姓,而非有感情有思想求自由的公民。这值得商榷,也不便多言。

其四,有人说这是教育制度的原因。作家叶开的《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网络上满天飞,如他的名字一样像一片片“叶”子“开”遍网络。我看了一下,他这种论调以前就有很多了,只是现在以博客的形式再次出现罢了,有点特别的是孩子的父亲是作家。这又能怎么样呢?有的教育决策者和领导者基本不懂教育。即使有的学了教育学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也未必懂教育,只懂得让学生、老师为自己的功利目的服务,什么这个分那个率的,其实都是以权谋私。也因为优质资源较少,所以不少家长逼着孩子往前赶。你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又岂止语文教育是如此,整个中国的教育基本如此,只是到了大学好一点。有的管理者甚至为数不少的教师的观念都是如此,压得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童年,没有青春,没有创造性,甚至没有生命。媒体不是报道,一些中小学生因为惧怕作业太多而自杀的吗。你能有什么办法?

总之,这种教育不是培养人,而是培养工具。甚至到了大学,有些学校都是搞的应试教育那一套。听说某省有个大学,学生一入学就被规定考硕士,还研究考研试题的题型、答题方式。有的学生甚至达到能够背诵教材的地步,但是学生只会考试,不会独立思考,没有看作品,没有做实验,只要被问到“你给我讲讲某某作家的某个作品的故事情节”就哑口无言。所以过了几年,这个学校的考研率陡然下降,因为各大名牌大学都知道该校的学生不是做研究的料。用一些学者的话说:“他们光会看教材,不看作品,不看专著,思维完全得不到开发。”这不是个别现象,思维的僵化和教育的僵化、理想的僵化是一致的。

有的同学引用别人的话说:“没有大师的时代;是永远没有真正文化的时代,没有文化的时代,是没有精神信仰的时代;没有信仰的时代,是无法成为文化大国时代。”这很有道理!但是必须作出自己的思考。

其一,民国的教育是贵族教育。孙犁曾说民国时一个富农还供不起一个高中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为1997年扩招之后的大众化教育,所以金字塔底座更大了。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底座,看不到顶尖,但是你不能否认受教育的人比以前多了不是一种进步。

其二,民国时候处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期,大多数受过高等甚至中等教育的人都有较好的国学和西学底子。我们经过“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六四”,几十年运动下来,死了不少精英和大师。所以现在从整体而言,文化精英的确一代不如一代,但是不排除从个体而言等同于甚至超过民国时候的人物出现的可能性。“没有大师的时代,是永远没有真正文化的时代”,是我们不得不反思的事实,问题是反思之后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