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2/5页)

而你将后背与我,是信任,是依赖。

所谓一念起,百念生。

也许生来便是因,也许世间诸事便是果。

也许此时诸事皆是因,也许来生种种全是果。

那又如何呢?

不过顺其自然罢了。

然而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更不是纵容和宠溺。

但明显许颢的顺其自然,跟正常人,或者说跟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

“喂,有没有红颜祸水的即视感?”等洞明星离开,绯歌半转身,笑眯眯的问身后提笔在纸上写写记记的许颢。

“没有。”温柔又宠溺,眼波流转,深情却不自知。“你不是祸水。”

伸手胳膊,穿过罗汉榻的后背,从后面的书案上自己拿了块果子放在嘴里缓缓咬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藩王一直这么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的,也不是个事。如今也是时候撤藩了。”

就像一只悬在头顶迟迟不落下来的靴子,既然早晚都要有这么一场内战,还是早早的打了吧。

再说的自私点,早点打完,他们之后出行也不会随时踩进哪个战场,不是吗?

对于绯歌的话,许颢不与置评。在她又准备吃拿第二块果子的时候,握住了绯歌的手,“适量。”

“哦~”

这位不但是个美人,还是个会医术的美人,绯歌决定听他哒。

谁叫他美呢。

让丫头送上温水,给绯歌漱口。完事牵着绯歌的手又出门走了将近两刻钟,这才扶着人回房。

许颢担心绯歌平时吃的多,又动的少,于生产不利。只得时不时的要哄着绯歌多动一动。绯歌没生过,但影视小说什么的却看了不少。虽然有的时候实在懒得动,觉得每走一步都好累,但最后绯歌都会乖乖的听话。

她也好怕的呀。

你问她怕啥?

怕生产是考验人品的一道选择题。

比如说——保大保小。

更怕在这做道题的时候自己脑子一热,母爱就泛滥得一发不可收拾。

╮(╯▽╰)╭

全国寻找睿亲王独女的活动还正在发酵酝酿中,此时的宁荣两府还在针对皇妃省亲的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扯皮。

宝钗和贾琏先下手为强,如今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宝钗八字旺夫,荣国府十年内不得动土,否则老太太入祖坟的流言。

荣国府这边,贾赦学聪明了,这事一概不出头,由着家里其他人折腾。宝钗贤惠,贾琏孝顺,只邢夫人胡搅蛮缠的跟本无法沟通。你要是跟她讲道理,她就说娘娘要坚持在荣国府里建省亲别院就是不孝顺。老太太要坚持,那就是不顾娘娘的名声。

撇开荣国府这边,宁国府那边就更无法通融了。

凤姐儿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子。人家说了,出银子,也不是不可以。但得先让他们见到好处。

贾蓉娶了个好媳妇,以后万事不愁,那宁国府的继承人是不是就轮到她儿子了?

只要让她儿子原爵袭爵,别说出银子了,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

这要求忒难为人了。

元春要是有那本事,早先将荣国府的继承人改成她老子了。

因荣国府满足不了凤姐儿的‘小’要求,凤姐儿也就只能代表宁国府这一支意思意思的出了二万两银子。

就这,都叫凤姐儿心疼个够呛呢。

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若不是不想得罪元春,以后说不定还能用得上,凤姐儿才不会出这笔银子呢。

宁国府出了二万两,大房那边都不用人催,当天就卖了好几件库房里的摆设凑足了二万两当着老太太的面送给了二房。

至于为什么卖摆设,这还是宝钗担心将来真的叫二房盖成了省亲别院,库房里的那些摆件再被二房盯上。

人家也不从你要,就说借着用一用。你能怎么办?

不借又做不到。借吧,就真的是肉包子打狗回不来了。

与其到时候气到自己,还不如换了银子还能哭回穷。

宝钗经手倒卖,价钱还算公道合理。完事又说钱留在手里就是死钱,建议买些庄子田地。

薛家虽然占着皇商的名份,但名下的庄子并不多。一来主要是没有爵位功名,田庄的税收过于沉重。二来便是薛家这边更看重商铺带来的效益。

荣国府有爵位,贾琏身上有官职,多买些田庄,其实是最省心也最不容易起纷争的事情。再一个,因睿亲王一案倒台了不少官宦人家,在抄没家产的时候,宝钗便发现祭田不在抄没家产的范围内。虽然有些不吉利,但还是将这事放在了心上。于是便有了与邢夫人商量购置田产的话。

宝钗事事捧着邢夫人,日常又小恩小惠的收买邢夫人身边侍候的下人,总之是宝钗的提议邢夫人一般都不会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