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矛盾(第4/8页)

管家出门去了,过了一会儿林如海看到女儿举着一把团扇挡在头上,慢慢地走了过来。

一家三口人在书房说话,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外边院子里面叽叽喳喳全是妇人的说话声。

林如海还想着贾敏就该回来了,果不其然,贾敏喜气洋洋的回来了。

林如海看了之后不仅有些好笑,“难不成外边的那些大师们跟你说咱们儿子榜上有名?看把你高兴的。”

“咱们儿子肯定榜上有名,我所求的也不过是状元榜眼探花。”

“还是要谦虚谨慎一些才是,叫我说你明天就不要出门了,先在家里面歇两天吧。”

“不用老爷说,我明天也不会出门儿,老爷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林如海摇了摇头,看两个孩子,“你们也猜猜。”

林皎先猜,“娘亲是路上捡到好东西了。”

这么一说,满堂哄笑。贾敏伸着手指头点了一下他的小脑门儿,“到底路上有什么好东西才能让我弯腰去捡,就是跟前放了一块黄金,我也不多看一眼,”

林黛玉问,“可能是今天那些大法师们说我哥哥高中了。”

贾敏摇了摇头,“科举这事儿三年考一次,这一次考不中,我儿子还年轻呢,下次再考。我今天遇到的这件事儿比你哥哥高中还要更喜庆几分。”

林如海捏着胡子想了一会儿,“你是不是在路上碰到宫里的人,听到了关于咱们家娘娘的信儿了,难不成娘娘又有了身孕?”

贾敏喜上眉梢,“虽然没猜中,但是也差不多。不是咱们娘娘有喜事儿啊,是咱们儿媳妇儿有喜了。”

这么一说,满屋子的气氛顿时变得高涨了起来。

林黛玉站起来,“我去看一看大嫂子。”

林皎跟着起来,“我去贺一贺大哥。”

姐弟两个手拉着手飞快地出了书房,一转眼就看不见背影了。

林如海这个时候仍然在梦中,不敢置信地问,“真的假的?”

“你不是有一个姓江的师弟,前几天从外地回来,来咱们家拜见过的你还记得吗?”

有这回事儿,林如海还赶快点了点头。

“这一位江大人有一个叔祖今年九十多岁了,以前出家做了道士,随着老道士学了一手岐黄之术,平日隐居在山林里面,这一次回京城是为了给江大人的另一位叔祖瞧病。

路上我们正好遇见,江大人的夫人在,我们说了几句话,我想着这是一个老人家了又是长辈儿,年纪又那么大了,没什么可避讳的,我就带着儿媳妇儿下车拜见,谁想儿媳妇儿一出来,这老人家一眼就说‘这是有身孕的人了,不要轻易劳动。’”

林如海欢喜不尽,“以前读过扁鹊见齐桓公,扁鹊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齐桓公得了什么疾病。想来这位老人家也是一位神医了。”

“我起初还不相信,后来带着儿媳妇儿走到一处药铺,请那里的坐堂大夫把了脉,真的是有了,只不过月份浅不知道罢了。”

林如海站起来,“亲家老太爷还没动身,这是要等着咱们儿子科举名次,趁着还有几天功夫,你往老太爷的行李里面多放些东西。这是一件喜事儿,我去给他们家老太爷请安,顺便也报喜。”

贾敏应了一声,带人去了库房,看着那些好东西路上携带方便的收拾出来,又想着如今儿媳妇有身孕了,管家的事儿慢慢的交给她,自己在劳累一年,等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抱孙子了。

林皓最近几天高兴得差点儿把嘴角咧到耳根子后面。对自己这次的科举成绩也没前几天那么在意了。

倒是林如海,虽然高兴家里面将要添丁进口,但是还觉得儿子这次科举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次上朝,主考官检出了三张卷子呈给皇帝。

“回皇上,这三个考生是头三名,这三位的文章写的都好,可是审阅的时候,每位考官推荐的都不一样,所以至今未排出名次。”

皇帝听了之后看了一下三份糊了名字的文章。

命人把纸拆掉之后,让三位大臣当场阅读。

林如海听到第2份卷子的时候。就觉得特别耳熟,读卷子的大臣把内容读完之后,看了看名字,把名字读了出来。

林如海觉得心情激动,他前后左右的人都隐晦地朝他拱了拱手。

林如海死命控制着自己的面部表情,就怕自己的胡子飞起来。

等到三篇文章都读完之后,朝堂上面议论纷纷。

贾化贾雨村本来站在队伍的最后,这个时候抱着笏板出列。

“启奏皇上,这三位的文章都写得花团锦簇,言之有物,目前诸位大人在朝堂上议论纷纷,不知道该排谁是状元……臣以为,不如先把探花定下来。”

朝堂上站着的这些人都是人精,站在林如海两边的人对着林如海挤了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