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4/5页)

宋师竹点了点头,封恒刚好落下最后一笔,之后便抬头问她,“你觉得是哪一条河?”

宋师竹毫不犹豫地指出了一条正好围在府城外头的琼州河。跟丰华县地处内陆不同,琼州府依山伴水,外有龙泉山,内有琼州河,水路交通两便,但宋师竹直觉认为会出事的,也就是这条琼州河,琼州府所在地正好在河流分叉的三角地带。

她忧虑道:“我觉得没人会相信。”去年琼州河的堤坝才被加固过,要是这时候有人出来说琼州河有问题,那就是在打河道衙门的脸。

封恒摇头:“就算如此,咱们也得试试。”

这件事不是一家一户的事,琼州河一崩,整个府城都得淹没在洪水中。

但封恒也有些棘手,他总不能对外人说是他的妻子预感琼州河堤坝快要崩塌了。

外头雨水如注,两人默默无言。宋师竹突发奇想:“要是能拿到琼州河河堤的工程图就好了。”

要是拿到工程图,再结合一些数据,也不会显得这件事十分荒诞。退一万步说,有切实证据在手,以封恒现在大儒弟子的身份,想要在城里游说一些人,也应该会有人听的。

封恒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事不宜迟,他冒着大雨赶去了老师家。

宋师竹在家里却是一肚子胡思乱想,半响才稳下心来,她十分庆幸自家和李大儒颇有渊源,否则以他们的地位人脉,这回还得眼睁睁看着祸事发生。

她给自己倒了杯茶,强制按耐下越跳越厉害的心脏,又把刚才两人讨论出来的思路飞快地过了一遍。

封恒肯定是拿不到工程图的。琼州府是一个大府,河道另设有河道部门负责,工程图这种东西,他能看上一眼都是因为李家面子大。

全都瞒住李先生不现实,他们刚才想的法子,就是以她的名义,说是觉得最近雨势太大,她突然想到去年建完的堤坝能不能防住洪水的问题,想要借衙门工程图一看。

李先生是一个务实向的学者,先前他们讨论的数差问题,就是他在京城督建皇家塔时灵光一闪冒出来的。她相信,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题,只要李先生感兴趣,封恒那边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为了取信他,宋师竹甚至还编出了一道和堤坝相关的工程算学题。

到了这日傍晚,封恒到家时,身上浑身湿透,冻得唇色浅白,一身长衫进屋里时还滴着水。宋师竹赶紧上前帮他脱下湿淋淋的衣裳,又把他让进已经备好热水的净房,接着才打开封恒刚才放到她怀里的宣纸。

宣纸边缘有些被水打湿了,但是还能看得出来笔画匆忙,似乎是封恒凭着记忆画出来的,上头还有一些别的标注,宋师竹一看就知道是李先生的手笔。

他在上面还顺手写了一个问题:“今有堤下广十丈,上广四丈,高三尺,袤三十八丈七尺。问积几何?”问她堤坝体积如何计算。

饶是现在满头满脑都写着一个愁字,宋师竹也笑出声来了。

封恒这时已经穿着里衣出来了,他喝了一碗姜汤后,才道:“老师以为你在跟他开玩笑,我想着,要想让人相信,还是得亲去河边看看。”

今日河道那边接待他们的官员,一直说琼州河坝去年才修过,完全能够挡住大水,在老师面前也几次三番强调堤坝是按照工程图修筑的,没有偷工减料。

封恒看着他言之凿凿的模样,也不觉得他在骗人。但这就奇怪了。经历先前骑射课上的事之后,封恒对宋师竹的能力无有不信,她说会出事,他就会信她。

宋师竹在屋里来回踱步,着急道:“要是百年不见的洪峰呢?”

她昨夜那种感觉太不吉利了,这半个月来雨下得这么大,府学都停课了,下人已经连着好几日跟她说集市买不到鲜肉鲜菜。宋师竹总觉得有天大的事要发生。

“所以我得去看看。”封恒平静道。他在回来前已经做好决定。要是琼州河堤坝真的崩了,祸害无穷,一整个府城的人都要跟着受难。

他倒是能带着一家子先离开,可他的老师、同窗还有李舅舅一家都在城里,要是他没有好理由,绝对说服不了这些人拖家带口跟着他搬走。封恒抱歉地看着宋师竹,幸好宋师竹也没有说出反对的话来。

第二日一早,天居然有放晴的迹象。雨也渐渐小下来了。

宋师泽跟着宋师竹在正堂送别封恒,他对封姐夫这个时候要出门有些奇怪,但也没有问出口。

宋师竹掩嘴打着哈欠,眼眶下青黑,她一宿没睡,一直在绞尽脑汁思考有什么办法能帮上忙。昨夜她想到什么,就写在纸上,零零碎碎写了一大堆,刚才已经把她一整夜的精华产出都交给封恒了。

她甚至连如何测试水流速度、单位时间内的水体体积流量这种问题都在思考,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宋师竹此时才深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