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短肠综合征,最可怕的是穷病(第3/4页)

如果切除的肠子过多,肯定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

小肠是人体最主要的营养吸收器官。

切除过多,非常容易出现短肠综合征。

“我经过诊断,你的病很可能是短肠综合征,这个病要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比较好。特别是您现在出现了脂肪泻,并且伴随脓血便,这个如果放任不管,会有生命危险。”

李敬生胆子小,可不敢治这种大病。

这个病有轻有重。

大叔的症状明显偏重,即便是第二医院那种级别的三级医院接诊后,都会高度重视。

小诊所能力有限,仪器设备、人员、技术、药物、治疗经验,方方面面都没法跟大医院比。李敬生也是量力吃饭,有可能撑爆肚子的‘病患’坚决不吃。

大叔听了他的诊断结果后,沉默不语。

尽管嘴巴上说着要太多钱就不治了,但是能活着,谁又想死呢?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看得出来,大叔并不想死。

“你这里能给我开点药,让我拿回家吃吗?”

大叔沉默了足有一两分钟,这才抬头问道。

他的脸色本就因为营养不良有些苍白,此刻显得更加苍白。

空洞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希冀,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

在医院,有钱是真的能够买到命。

没钱治疗,就只能等待死亡。

医院最多给予一些象征性的治疗,常称之为保守治疗。

“您这个病很严重,我这里开的药不一定管用啊!您还是去大医院治疗更稳妥一些。”李敬生一个是怕惹麻烦,另一个也害怕耽误了大叔的病情。

毕竟只有精通级的胃肠诊断水平,缺乏检查依据的情况下,他做出的初诊结果不敢保证一定准确。

“那好吧!谢谢你了,多少给你点诊费吧,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帮我检查!”

大叔从兜里摸出一叠钱。

外面就只有一张百元大钞,里面的是几十块的,还有一块,五块的。

感觉加起来总额不会超过三百块钱。

随着一起掏出来的还有一个十分老旧的砖头手机。

看着应该是诺基亚的。

这位大叔的经济状况可能比想像的还要更糟糕。

“不用不用,我们小诊所给所有患者看病都是义诊,也就只有卖药和治疗收点钱。您这个病最好别拖,趁着医院还没下班,现在就过去治疗。”

李敬生也曾有过一段时间,裤兜比脸还干净。

深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不是癌症,而是穷病。

“那多不好意思啊!谢谢了!”

大叔像是做错了事一样,千恩万谢的走了。

很多淳朴、善良到骨子里的人,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进服装店看看,不买点东西好像对不住热情招待的店员一样。即便没有看到称心的衣服,还是会违心的买一两件。

别人请他帮忙,拒绝后像是干了坏事。

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时刻为他人着想,却忽略了自己。

李敬生看着大叔离去的背影,再一次觉得这个世界特别残酷。

其实这种事情在医院每天都能看到很多。

柜台那边,有了小高的加入后,人手不再那么紧张。

李敬生可以专心的坐在接诊台这边处理病患。

必要时,甚至可以叫唐萍过来帮忙。

有很多治疗工作是需要护士来执行的。比如给患者的打针,以及给病人缝合伤口时递送器械、药品等等,都需要专业护士。

希望小高能够好好干,为阳光诊所的保健药销售带来转机。

诊所昨天的保健药、补药的销售额是7754元。

从巅峰的一万五千多元,到现在的日销售额近乎腰斩,回落速度快得让人猝不及防。

再加上连着几天都没有捞到外科病人,诊所的收入已经回归理性。

治疗感冒发烧、腹泻这些普通疾病,虽说现在一天也能接诊七八个病人,多的时候十几个,但是他这人太讲原则,没办法像快康诊所那样捞钱。

卖点药,其实赚不了几个钱。

不过有句话叫做行以致远。

他相信坚守正道,虽说处处是沧桑,但是将来的前途应该会很光明。

真正做大做强的企业也好,诊所也罢,那个老板肯定有一定情怀,目光长远,而不是盯着眼前的一丁点利益。

忙到七点半的样子,已经没什么人进诊所了。

“你们俩人下班吧!都辛苦了!每人餐补费15元,自己吃或者回家做饭都随便你们。”

李敬生拿出本子给两人记上。

“谢谢老板!”

小高这应该还是第一次享受到加班的餐补,15元说多不多,但是加班能有加班费,还有餐补,这让他头一次感觉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