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短肠综合征,最可怕的是穷病(第2/4页)

李敬生开始按压大叔的腹部疼痛区域,发现存在一定的腹强直现象。

腹部触诊检查时腹壁明显紧张,强直,硬得像木板,这很不好。

因为只有出现急性胃肠道穿孔、脏器破裂、急性腹膜炎等疾病才会出现腹强直。

大叔存在便血,且已经便血多日。

现在便血加重,腹痛加剧,都说明病情在进展,病情来势汹汹。

“这里痛是吗?”

“嗯。”

“只有一点点痛还是很痛?”

“比较痛。”

大叔刚回答完,李敬生稍一加重力道。

“嗷……痛,痛!”

李敬生立刻收了手,他判断出大叔的疼痛位置应该是空肠。

小肠是消化道的一部分,它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

比较有意思的是,医学上区分上下消化道的界线在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的悬韧带,又称之为屈氏韧带。

它就像上下消化道的一座‘界碑’。

屈氏韧带以上,是上消化道。以下是下消化道。

空肠大约占据小肠五分之二的长度,比回肠要短一点。

现在疼痛部位是回肠,要进一步诊断,还得获取更多的信息才行。

“好了,检查完了,您起来吧!您排大便时,血的颜色是鲜红色还是暗红色呢?”

这个很重要。

可以帮助李敬生大致推断出血点所在肠段。

直肠出血通常都是鲜红色,越往上,出血的颜色会越深。

因为从出血到排出体外,需要时间。

这个时间越长,鲜血的颜色就会越深。

“唔……好像是暗红色吧!我擦屁股的时候发现纸上带血,颜色比较暗。但是可以肯定是血。”

“出血量大吗?”

“这两天感觉有点大,而且拉出来的大便有点像果冻,带点白色的,还特别臭。有点像是腐烂的肉发出的臭味。”

大叔描述着大便的情况。

“医生,我这病是不是很严重?还有得治吗?治好要多少钱?”

“您先别着急,我们出去说吧!”

李敬生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大叔得的到底是什么病?

从大叔描述的排便情况来看,应该存在脂肪泻,并且伴随脓血便。

大叔做过肠道切除手术,整个人看上去皮肤粗糙,头发枯黄,身形消瘦。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的表现。

目前存在腹痛,且痛点在回肠位置,做过手术,便血已有多日……

李敬生的胃肠诊断刚升到精通级的时候,李敬生觉得以后遇到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个个都是手到擒来。轻易就能诊断出病因。

此刻,他觉得自己有点坐井观天,过于自信了。

给这位大叔诊断时,因为缺少各项检查依据,显得特别吃力。

为了弥补检查依据缺乏的劣势,他的诊断水平至少需要比大医院的医生高出一两级才能勉强持平。

大医院因为可以做和项检查,想要诊断这位大叔的病因,可能只需要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就足够了。

李敬生现在明明有着低年资主治医师的诊断能力,仍然很费劲。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仪器设备不够,只能拿技术来凑。

话又说回来,等他把各项诊断医术都提高到极高水平,将来到大医院的时候,立刻就能‘脚踩幼儿园,拳打敬老院’。绝对可以吊打绝大部分大医院的医生。

这有点像是野生动物与家养动物的区别。

一只野狼,可以轻松猎杀体型相等的家犬。

李敬生属于野路子,条件简陋,但是磨练出来的技术也会特别过硬。

“您现在除了便血,还存在拉肚子现象是吗?”

“对!”

“一天腹泻几次呢?”

“前几天大概一天拉两三次肚子,今天已经拉了四次了。”

大叔存在腹泻,拉出来的果冻状白色液体,其实是肠道黏液。

“您切掉的肠子是哪一部分知道吗?”

“说是把一部分小肠给切掉了,那个叫……什么肠子来着,我忘记了。”

“是叫空肠还是回肠呢?”

李敬生给大叔一些提示。

小肠只有三部分,肠内疝绞窄,一般要么切空肠,要么切回肠。

“对对对,切的是空肠,我记起来了。”

有了这些进一步的准确信息后,李敬生终于有了诊断方向。

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疼痛部位、手术切除过部分小肠等信息来判断,大叔得的应该是短肠综合征。

这在临床上是一个比较麻烦的病。

成年人的小肠总长度在4-6米左右,切除一点点没什么大碍。

当然,前提是医生的外科水平过硬,做肠道吻合时不能出现吻合口瘘,或者是吻合口狭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