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雨落(第2/3页)

“只是不知,陛下要求稳还是求快?”

姚广孝望向东南方,意思显而易见。

一个春天都未曾下的大雨,若是下了很久,必然会造成长江、吴淞江等水系的暴涨,水利工程荒废,又缺乏支流的疏浚,恐怕江南鱼米之乡,会发生大规模的水灾……这不是事先准备就能应对得了的,陈瑄的内河水师玩命干,短短二十天,也不可能把长江下游淤塞多年的支流都疏通干净。

朱棣听了这番话,却是冷笑一声,丝毫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松江府变法之事吗?松江府乃是江南士绅根深蒂固之所在,可对于朕来说,他们又算的了什么?”

然后朱棣便转身朝下走去,准备回宫沐浴、斋戒、焚香,静等着明天朝会狠狠地抽打群臣的脸。

然而,就当朱棣刚迈出几步的时候,异变突起——

突兀之间,天上掉下来一个东西,撕裂层层雨幕,直冲向塔林旁边的大树!

“这是?”

朱高燧忙答道:“好像是热气球的试飞员。”

降落伞在距离地面还有两丈多的时候,突然猛烈震荡起来,紧跟着,便被挂在了树上。

巨大的震荡,令霍飞的头晕目眩,浑身骨骼仿佛要被摔碎了一般,一阵麻木感从四肢百骸传来。

在晕倒前,霍飞只听到树下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小伙子,醒醒,你升官了,光宗耀祖。”

霍飞的心中只闪过了一个念头:“国师保佑,还活着。”

……

而在几里外的东郊大祀坛,此时现场观礼的百姓们,全都陷入了见证历史的震撼感之中。

“轰隆!”

天空突然炸响,雷霆万钧,巨大的闷响令人心悸,在这闷响的同时,一阵极具毁灭性的青紫色电光骤然亮彻天地。

地面上围观的民众全部傻眼了,甚至忘记了呼喊,怔怔望着天穹中突然出现的雷云。

不是没见过打雷下雨,而是五条白龙过后不久,就开始下起来如此规模的暴雨,实在是让人不由地不联想,国师到底是如何的神通广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证,传说中的国师公开露面,并且成功祈雨。

他们不关心“法器”里的人死没死,平安降落了几个。

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载人上天的意义,只是觉得国师法力无边,能把人送上天,至于送上天是干嘛?

有人没想,有人想了,也多半觉得是给龙王爷行云布雨的祭品之类的……这很正常,从《河伯娶亲》这种故事里就可以看出来,数千年来哪怕到了大明,类似事情还是在不断上演。

对于这个时代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百姓来说,搞点程朱理学三纲五常都算是先进思想了,更原始、更落后的迷信在乡野间则是比比皆是。

瓢泼大雨,不仅落在了无数观礼百姓、官员的身上,更是落在了心头。

此前朝野间传的沸沸扬扬的,变法不得天助。

这一刻,不攻自破!

很多颇为敏感的官员都意识到,变法派之前有多大的舆论风波,这场雨过后,就会有多大的助力,是假道士还是真大圣,拿事实来说话。

“这场雨,代表的涵义实在是太多了。”

宋礼躲在支起来的雨棚油布帘下,喃喃道。

“是啊,胜败之势,骤然分野。”

他身旁的李至刚亦是感叹道。

到了他们这种侍郎、尚书层面,很多东西,不用说的太透,两人心中对于接下来如何站队、表态,自然有了计较。

事实上,这也是这场雨,在庙堂间最大的意义。

同处一个雨帘下,卓敬却跟他们计较的,截然不同。

卓老头捻须笑道:“自今日始,科学当兴矣。”

他已经看到了姜星火刚才所写的文章,明日《邸报》一发,人工降雨的原理,以及所涉及到的热气球、碘化银,这两个直接能树立起物理学和化学价值所在的项目,无疑会在朝野学界间引发巨大的讨论。

而之前,关于“雨之矛盾”的讨论,在国子监这个最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阵地里,就已经吵得沸沸扬扬了,如今一经实证,可以证明的科学,必然引来第一批拥趸者。

生员们容易冲动、较真,但这种在之前太平街之乱时要命的特质,今日之后,反而会变成助力变法的最好特质。

想到这里,卓老头看向了那个显得有些忧心忡忡的背影。

国师,似乎并不开心。

“不去跟景清说几句吗?”卓敬问道。

姜星火仰头望着雨幕,摇了摇头道。

“霍飞他们生死不知,也不晓得有几个人活下来,没心情。”

“总该说两句的……哀莫大于心死,也不知道景清能不能熬过今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