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保险法案(第4/5页)

薛向不禁看向一旁的王安石。

王安石犹豫片刻后,才开口道:“不瞒你说,其实早在一年前,我与三司使就已经在筹备这事。”

张斐立刻问道:“王学士打算如何解决?”

王安石道:“我跟三司使都认为要想解决漕运一事,还是得利用事业法,因为漕运关乎着国家的财政命脉,是决不能依靠商人。

但是遵循旧制,这种情况又是不可避免的,给朝廷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事业法是唯一的出路,我们打算在几个交通重镇,成立几个运输事业署,全面负责朝廷的运输。

如今商业愈发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在各地贩卖货物,只要这事业署能够垄断,这里面还是有利可图的。”

张斐点点头,其实他也是这个办法,朝廷完全垄断,漕运只会彻底腐败,但要完全交予商人,等于是商人捏着大宋的经济命脉,这也是不可能的,就是他愿意,朝廷也不可能答应的。

事业署就是唯一解法。

走一条中间路线,之前薛向在发运司就已经是这么干,将商船和民船混编,让他们相互监督,但这个做法,只成立于薛向在的时候,他一走,马上就回到原样。

这是需要制度和法律的共同努力。

张斐道:“既然王学士已经想到办法,为什么没有提出来?”

王安石道:“这事是归户部管,而邓侍郎是没有能力处理这么复杂的事,故此我打算等吉甫回来之后,由他来主持此事。”

张斐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功劳,是要留给吕惠卿的。

不过这也能够理解。

吕惠卿跑到河北帮着王安石擦了几年屁股,王安石当然得回报吕惠卿。

尤其是如今朝廷制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吕惠卿虽然已经被升为户部尚书,但是他回来如何去立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他能够漕运解决,这功劳可不小,足以让他在朝中立足。

张斐点点头道:“这事当然可以等吕尚书回来再主持,但是即便成立事业署,事业署也一定会面临这些问题,那么这赔偿问题,又该如何定?”

他太了解王安石的小心思,他这都要垄断运输,那他还能赔钱吗?

王安石道:“这得看具体情况,若是人为所至,或者说官员故意制造沉船,贪污货物,那朝廷理应给予赔偿,但要是遇到天灾意外,谁也不想,就说此番沉船,朝廷也损失惨重,到底谁也不想啊。”

赔当然是不可能赔的,这要赔的话,事业署也难以盈利啊!

张斐道:“就拿此案来说,虽然双方签订的契约,没有涉及到赔偿问题,但是责任肯定是朝廷的,目前鉴定是船的问题,而非天灾所至。

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成立事业署,不见得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最多也只能减少此类问题。”

王安石道:“做买卖本就有风险,以前商人也经常遭遇意外,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张斐道:“王学士误会了,我是指事业署一旦垄断整个运输行业,且缺乏监督的话,这里面一定会出问题的,只要出问题,事业署不进行赔偿,事业署想要垄断,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能很快就会被商人垄断。

立法会是不可能答应,从法律答应让事业署对于运输进行垄断的。”

薛向道:“这不是有你们公检法监督吗?”

张斐道:“首先,我们公检法会要求写明赔偿条例的,其次,我们公检法无权且缺乏能力去监督船只的好坏。

那慈善基金会的运输队伍发展这么好,可不是因为我们公检法,而是慈善基金会运输队伍是包赔的,无论出现任何意外。

我们公检法只是确保商人能够得到足额的赔偿。”

王安石微微皱眉,问道:“那你有何建议?”

张斐道:“增加一个安全利益方,由这一方来进行监督。”

“安全利益方?”

“不错。”

张斐点点头,道:“假设慈善基金会成立一个作坊,商人可以花钱从这个作坊购买保障,一旦出现意外,这个作坊将对商人进行赔偿。”

薛向惊讶道:“谁敢做这么买卖?”

“三司使勿急,且听我说完。”

张斐又接着说道:“对于这个作坊而言,想要盈利,就必须确保尽量少出现意外,他们一定会对整个运输制定相关标准,一旦不达标准,他们就不会接受,商人为求保障,就只会选择这个作坊所承认的运输队。

只有这种监督,才能够真的减少此类事故。而事业署背后是朝廷,实力最为强大,是可以组建高标准的运输队伍,从而达到垄断。”

薛向不禁眼中一亮,“这法子倒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