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保险法案(第3/5页)

本就是违法的事,司法又该如何判定。

张斐道:“暂时还不清楚。”

富弼道:“那你赶紧回去处理。”

“是。”

……

张斐与何执中回到检察院,刚刚入院,就听到许多屋内传来哭声。

何执中解释道:“那些商人一说就哭,连劝都劝不住。据说他们中一些人,借了不少钱来做这买卖,若是得不到赔偿,可能会倾家荡产。”

“做买卖当然有赚有赔,我们还得看具体证据。”

说罢,张斐就径直去到后堂。

但见许遵正在与陆佃商量,见到张斐来了,立刻将事情原委告知张斐。

张斐道:“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此乃有人故意为之?”

陆佃道:“这不大好说,但暂时来看,这不像似人为的,因为他们商人也都派人跟随船队,是亲眼看到船沉入河中。

但当时并未遇到洪水,也并非是船夫操作不当,根据扬州的调查结果来看,应该是船本身就有问题。”

许遵道:“但是船的问题,亦是漕运的问题,朝廷每年都拨了不少钱给他们修葺船只。”

言下之意,这钱是进了别人的口袋。

张斐点点头,道:“那他们是否有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货物,会出现在漕运的船只上面。”

许遵点点头道:“此事跟当今的三司使薛向有关,当初薛向在发运使时,发现漕运里面腐败严重,所运送的货物,损耗巨大,于是他将官船和民船混编在一起,让他们相互监督。自那以后,漕运的船只是可以合法运送商人的货物。”

张斐问道:“是否有相关文案?”

许遵点点头道:“是制置二府条例司允许的,有相关公文。”

张斐又问道:“他们之间可有签订相关契约?”

“有得。”

陆佃点点头道:“但他们只是签订运送契约,契约里面并没有赔偿条例,根据商人们的说法,他们其实都是知道契约法的,但是那边官府认为,漕运无权签订任何赔偿契约的。”

说着,陆佃将几张契约递给张斐。

张斐接过一看,感慨道:“很久没有见过这么简陋的契约。”

许遵道:“这也可以理解,漕运腐败,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之事,若签订赔偿契约,指不定会有些人勾结奸商,制造意外,向朝廷索要赔偿。漕运年年都得发生上百起事故,地方官府肯定赔不起,朝廷更不用说了。”

漕运只是一个运输部门,不是一个盈利部门,漕运是一分钱都赔不出,要赔就是地方官府,或者中央。

如果是贪污腐败造成的,公检法倒是很好介入,可以抓人,但如果是意外造成的,这就很难扯皮。

谁敢开这头。

漕运天天出事,你去赔吧。

陆佃道:“这也是扬州难以判定是否赔偿的一个原因。而且……而且我刚刚翻看了临时法,发现临时法中对于漕运的法条,并无任何增多,还是跟以前一样。”

张斐瞧他一眼,面露难色。

漕运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十几万人在那里,其中利益是盘根错节,但又关乎着京城的经济命脉,牵一发动全身,遇事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张斐在判案的时候,也一直有意避开漕运。

在建立公检法的过程中,张斐秉持的原则,就是处理不了,千万不要逞强,宁可视而不见,也不要强制设立法律去管制。

在司法层面上,管不了的事,你去管,就只会反噬自身。

法律一旦被人突破,就又可能会全面溃败。

不过张斐认为时机已然成熟,也该是时候处理这一颗毒瘤。

……

很快,这消息就传了出去,立刻在京城引发广泛的热议。

这不是什么稀罕事,漕运要不出问题,那才叫稀罕事,但是在这个节骨眼,影响是非常恶劣的。

因为朝廷正在货币化,而货币化是要基于更加频繁交易,正需要更多的商人,将货物运到京城。

处理不妥,肯定会影响到商人的积极性。

……

漕运无小事,这必须跟王安石、薛向他们商量,关键薛向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证人。

三司。

“不错,关于漕船和商船混编是我规定的,因为漕运里面实在是太腐败,我也有心无力,只能采取这种方式,让他们相互监督,若是出事,尽量做到有责必究。”

薛向又道:“至于是不是漕船的原因,确实是极有可能,因为我刚去上任的时候,也发现许多漕船是破旧不堪,但在漕运里面,但凡是要出钱的事,往往是没有管,亦或者偷工减料,我对此进行过一番整顿,不曾想,我这离开才几年,又变成原样。”

张斐道:“但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不然的话,这会影响到国家的大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