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剑中机关(第2/15页)

之前那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舆论组合拳,颇有章法。毓方不信这是巧合,算来算去,只有许一城有这等手段和见识,能把舆论一步步引导起来,布下天罗地网,让孙殿英无处逃遁。

许一城叹道:“大错铸成,如今不过是亡羊补牢而已,还谈什么神机妙算。再说我只是出了几个主意而已,若没有上面一位大人物主持,也没这么大效果。”

“哦,是谁?”毓方好奇地问道,许一城伸出指头朝上点了一下,却没回答。

毓方知道他不愿意说,讪讪一笑,低头喝了口茶以掩饰尴尬。

宗室当初委托许一城,是去查淑慎皇贵妃墓被盗案。这案子已经查明是王绍义所为,后来王绍义把里面的明器交给许一城,作为承销东陵的订金,这笔珍宝,许一城如数归还宗室,算是完满完成。严格来说,委托已经完成。

不过宗室在东陵被盗之事上,表现得十分恶心,只会到处找替罪羊,有人认为毓方管教不严,有人唯恐国民政府借此事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力量,甚至还有人指责是许一城把孙殿英引去,理应一并问罪。正如海兰珠所说,他们在恐惧,非常恐惧,只能不停指责别人,来换取一些安全感。

毓方把许一城请来,就是想把这个委托了结。他将手中清茶一饮而尽,对许一城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宗室有负于先生,先生无愧于宗室。毓方聊备酬金若干,希望先生笑纳。”说完仆人端来一个盘子,里面盛着一串十六粒玉珠的手串。这些玉珠个个都有铜钱大小,碧玺质地,捏在手里,能感觉到隐隐有水汽氤氲。

这大概也是宫中所藏的宝物,毓方拿出这个来,也算是用了诚心了。许一城把茶碗放下,接过珠串放在怀里,毫不客气地说道:“富老公埋在马伸桥,具体位置我画了张地图,你们宗室记得派人给迁走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他现在对宗室毫无好感,时间宝贵,没兴趣多说话。

毓方见许一城要走,连忙冲海兰珠使了个眼色。海兰珠搁下茶具,说一城我去送送你吧。许一城不置可否,往外走去,海兰珠快步跟上。

一边走,海兰珠一边好奇地注视着许一城,感觉他的气质似乎和原来有些不同。可究竟哪里不同,又说不上来。他就像是古瓷一样,把锋芒和火气都深深收敛起来,整个人透着幽深内藏的润光。

“节哀顺变。”许一城忽然轻轻说。

海兰珠苦笑了一声:“我父亲也算是死得其所。他生前就很痛苦,一方面无法放弃忠诚,另一方面又看着宗室不断堕落腐化,所以才会困守东陵,算是避世。这次护陵而死,总算也是个解脱。”

许一城不再说什么,沉默地朝前走去。

“那些日本人有下落了吗?”海兰珠转换了一个话题。

许一城摇摇头,神情略带遗憾。

堺大辅、姊小路永德带着九龙宝剑离开东陵以后,就彻底消失了。药来曾去大华饭店打听,得知整个支那风土考察团——包括木户教授在内——也都突然离开,去向不明。

“哎呀,如果他们把宝剑带回国去,那可就追讨不回来了。”海兰珠担心地说道。

许一城紧抿嘴唇:“不,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些人还没走,至少还没离开中国。他们拿走九龙宝剑,背后一定还隐藏着什么动机。维礼之死,一定还有别的深意。”

海兰珠默默地把手放在他肩膀上,许一城的脚步一下子停住了。

“一城,你别太累了,别把这些事都归咎给自己。”海兰珠柔声道。许一城冲她微微一笑,抬起双臂,两个大拇指交抵,八指交拢,拜了三拜,手背翻转,再拜三次。海兰珠一愣,问他是什么意思。许一城肃然道:“这是托孤拜,托孤一诺,九死不悔。我在维礼灵牌之前行过此拜,一定会追查到底。直到找到真相,抓住真凶,我会在他的坟前,手势颠倒一遍,方算还愿。”

海兰珠盯着他的眼,知道这个人太顽固,于是不再相劝。她觉得气氛太沉重了,想说什么轻松点的话题,眼波流转,展颜笑道:“一城你也够坏的,居然把孙殿英和北平迁都联系到一起,可不知道老百姓骂成什么样子。你骗起人来,可真是不含糊呢。”

许一城苦笑道:“亡羊补牢而已。”

两人走到茶楼门口,海兰珠站在门槛内,手扶住门框,幽幽道:“宗室的委托已了,我们是不是没机会见面了?”许一城看着她的脸,良久方斟酌出四个含糊的字来:“也不尽然。”一听这话,海兰珠顿时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脸:“你放心好了,平安城里虽然咱俩……”她微微低下头去,移开视线,“咱俩办过喜事,不过那是麻痹敌人的权宜之计,做不得真,咱们还是朋友——哎,对了,你太太她快生了吧?我打个长命锁给你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