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6/7页)

“来年你们就要参加高考了,在这里,爷爷祝你们前程似锦,抓住机会,跳出农门,日子越过越好。”

张根喝的有点多,他的酒量不怎么样,已经有些醉了,醉了的表现就是变得唠叨,一手拉着张锦华,一手拉着张卫国,絮絮叨叨个不停。

“你们两个,一定要好好学习,家里的活、地里的活暂时都别管了,能考上什么都不用管,知道吗?这一考上大学出来就是干部了,以后的一辈子都不用愁了,这是你们的机会,正好遇到了这么一回事儿,感谢国家,想想我们之前那时候,乱啊,到处死人,好不容易,建国了,这才好了,你们都没有经过战乱,好好珍惜……”

张小华看着爷爷拉着他们两个在那絮絮叨叨跑过去:“爷爷,现在可以高考了,我和姐姐能不能也去上学?我们跟着大姐学习,我们可以跳级的,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学费,以后我们也能参加高考,考大学,光宗耀祖。”

听这话,赵来娣的脸色就拉了下来,一把给扯了回来,指着她的脑门:“你胡说什么呢?家里这么多事情,你还来添乱!”

“女孩子家家的上那么多学有什么用。”

“而且你跟你哥能比吗?”

“嗯?要是你们都去上学了,再怎么跳那也是要花学费的,读到高中那得多少年?这么多口人,你想要累死我吗?家里4个小的都去上学,4个大人干活,供应十张嘴,现在我们的粮食都是堪堪够用,要是你们上学了,这口粮肯定就不够了,花销还要增加,你说这日子怎么过?”

赵来娣在她额头戳出了一个红印子:“我不跟你吵,你别扫兴啊,要吵接下来一年都走衰运。”

张小华恹恹的,也不说话了,低着头,像是默认,又像是沉默的反抗。

苏茴看的挑眉。

上学,当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不过是最好走的一条路罢了。

看她这样,苏茴倒是有些期待。

张凤华也没有说话,她不敢说话,她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她能够继续上学,是因为学费都是自己挣的,但是采摘草药其实根本就不够,哪怕两个妹妹也帮她一起,也不够,缺少的那部分是爷爷做主帮贴的。

她底气不硬。

他们家那么多口人,要是全部去上学,就会少工分,工分少了粮食也会少,眼看着侄子就要出世,到时候还要更多一张嘴,口粮会更紧,现在年景好了,但粮食变化不大,还是那么些,不过是分的钱多了一些,但是乡下人根本就没有花钱买粮食的习惯。除非那是日子过不下去了,或者是难得的想要买一些改善一下口粮。

这件事情变成了一个小插曲,很快过去了,又变成了过年该有的喜庆及和气。

大过年的,可不能闹,一些迷信的说法,过年期间小孩子再调皮都不会打骂,因为会把福气骂走,小孩子特别喜欢过年,一个是因为红包零食,另一个就是自己做错事,也不会被打被骂。

……

过年苏茴是寄了一些东西给张保国的,那就是年货,是他们家乡这边的一些吃食。

不过因为路上出了些许问题,这包裹送到的时候,都已经过了年初五了。

张保国第一次在外面过年,没有妈妈,没有弟弟,没有爷爷他们,只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

大家一起包饺子,一起玩游戏,不是安排到值班的,还能一起去山上玩耍。

同样过的热闹。

张保国收到包裹,收到信件知道家里的消息的时候还得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刘维志要过来了,是他们部队过来进行友好交流的。

到时候两人就能见面了。

这算是双重好消息。

张保国看着眼前的课本,有些走神。

林荆南已经回了首都,弟弟看上去压力也有些大啊,想着信件上张卫国的哀嚎,他要是没有考上,那就只能复读了,信上面还附上了一张他的作息表,完全没有了出去找小伙伴浪的时间。

看着弟弟这努力的劲头,张保国也感觉自己身上的热血在燃烧。

他很喜欢军队的生活,但是去军校也是他所向往的,去军校学习之后他能学到更多,更好的在部队里为国家效力。不管是从个人目标个人理想、个人待遇种种方面来说,他去学校进修都是对自己有莫大好处的事情。

弟弟这么努力,他这个当大哥的可不能拖后腿。

要是弟弟考上了,他没考上,嗯……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还有妈妈说,他们四个大学都定在首都,之后她也搬去首都,这样的话,妈妈要做什么工作?

现在妈妈是小学的老师,这相比起下地干活来是一个很轻省的活计,但是到了首都,还想找这么一个职位,难。

他们镇上的工作都不好找,更别说首都了,还要想想办法,怎么在首都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