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太孙办事,哪需要什么证据(第2/3页)

关祥海磕首道:“臣……不敢欺瞒太孙殿下。”

他是个聪明人,也很了解朱英。

当那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心里其实已经转过了千百个思路,但最后却保持了沉默,也就是默认。

默认自己并非是个真正的清官。

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讲述得太清楚,对于聪明人来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已经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朱英说道:“其实我并不是很介意你对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但是你不该去触碰我的红线。”

“在上一次你到京师述职的时候,我就很清楚的跟你们所有沿海的布政使说过,关于昆仑奴的那些事情,坚决不可以触碰。”

“且香港牙行还将香港岛的土地违法租赁给外国商人。”

“或许在你们看来,那些不过是荒地,我也知晓你的心思,想让那些外来商人投资建设,把香港岛开发出来,而后再进行收回。”

“那靳世规,包括新安县衙,都是你的棋子吧,只要香港岛建设得差不多了,你就会将他们查处,而后以大明律法对香港岛进行没收。”

“如此一来,香港岛就变成了你政绩。”

“不对,应该不是你的,或许是你儿子,亦或是你弟子,终归是掌控在你手里。”

简单的抽丝剥茧,哪怕关祥海没有说上几句话,朱英已经是将大概都推导了出来。

关祥海喉咙动了动,已经不知道怎么说了。

到现在,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太孙。

其实这些对于朱英来说真不算什么,比起后世的一些大贪官,如今大明的贪腐手段显然要低级许多。

关祥海的一些做派,也就只能忽悠下别人。

其实就算是朱元璋,也清楚关祥海并非什么清官。

只是他确实有能力,让广东的形势很好,对于大明也足够忠心。

“臣……有罪。”关祥海半晌之后,只能是吐出这个词来。

朱英点点头:“你确实有罪,对于广东来说也有功劳,我可以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首先是关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你要处理好了,那些已经贩卖到大明境内的昆仑奴,不管是谁,一个不能少的给我追回来,让他们去该去的地方。”

“租赁的事情想必你已经有了预案,直接就按照你的办法去办吧,应该会让我满意。”

“给你半个月的时间,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而后你就向朝廷请辞吧。”

到了这个份上,关祥海自然不可能继续干下去了。

再有能力,大明现在也不缺少这么个布政使。

“谢殿下隆恩。”

关祥海心里舒了口气,乌纱帽是丢了,但是老命也算是保住了。

“先别急着谢我。”朱英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你贪了多少钱,也懒得详细去查。”

“这次我来到香港牙行,是关于成立大明远洋贸易商会之事。”

“总部驻地便就选择了香港岛。”

“这些年你贪了多少,尽数都吐出去,把商会总部驻地建设好,剩余的钱就投入到商会里头去,算内帑的份子。”

“办完之后你请辞,任职大明远洋贸易商会管事,去负责南洋那边的投资。”

“你在广东干了这么些年,对于经济发展还算有些见识,如此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唉。

现在对外开发,人才是太难得了。

哪怕是锦衣卫,都没有能够掌控到关祥海的犯罪证据,这说明在经济犯罪这块,关祥海是非常有能力的。

从小官员一直做到现在的封疆大吏,还是在广东这样的经济高速发展区,也能快速跟上京师的形势。

这跟整体的把控是分不开干系的。

按照现在的律法,对于关祥海的处理也就是追回贪污款项,处以十年以上的劳役。

因为教化海外的关系,大概就是送到南洋或者倭国这些地方去做个教书先生。

其实这里头还有律法的漏洞。

严格来说关祥海至少是在目前的证据上,并没有收刮民脂民膏,而是赚的外商钱。

大明律法里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官员对百姓贪腐,对于外商并无规定。

恰好现在大明远洋贸易商会缺人,让关祥海去负责,也算是很不错了。

“多谢殿下恩典,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祥海到了这个份上,是真的放下心来。

原本都已经做好受罪的准备了,却没想到峰回路转。

这么算来,也算是半身而退了。

其实对于享受和钱财,关祥海确实还真没那么在乎。

关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了结后,朱英这里也来到了关键部分。

“现在说说吧,关于秦王燕王他们,现在是什么个情况了。”

“毕竟你三儿子目前在倭国,可是很能受到燕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