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倭国热(第3/3页)

唯一还算是走和平路线的朱高炽也不在了,倭国如今就相当于元末群雄争霸一般的场景。

可以想到,几个藩王必然会在倭国大肆的进行一个土地争抢,不断的挖掘矿藏从而填充自身军队实力。

这些藩王,可不是说自己一个人,还包括了大量的优秀将领。

因为藩王的关系,不少勋贵后代,也都是跟着一起去了,可都是奔着军功去的。

为什么说开疆扩土很困难。

主要还是一些小地方过于贫瘠,耗费力气打下来完全没有什么好处,只有亏损。

稍微有点学识的,也都是把那里当做是苦寒之地,去了感觉跟流放般没有体面,还没有未来。

这些缺点才是中原王朝的地盘一直不会说大面积扩张的缘故。

现在就不同了。

倭国热已经形成了风气,商人想去捞钱,文人想去施展抱负,武人想去挣些军功,甚至是世袭爵位。

哪怕是普通百姓,也想着前去倭国做工。

因为按照大明最新颁布的律法,去倭国做工最低可以得到比之大明数倍的工钱。

去了就送田产,且赋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低。

目前在倭国,大明所占据的,不过是九州岛部分。

可能到了今年年底的时候,九州岛就已经是全部都属于大明了。

这些个藩王,哪里可能放过。

倭国最繁华的地方,可不是九州岛,而是倭国王室贵族大量集中的本州岛。

就现在来说,朱英和朱元璋都已经不准备怎么去搭理倭国使臣了。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什么和平盟约没有任何的意义。

就看藩王们,怎么来慢慢攻克整个倭国吧。

反观安南这边,局势更加的明朗清晰。

寒冷的冬季对于安南来说,是气候最舒服的时候,总算是没了平常的那般炎热。

出了正月十五,位于安南的明军就开始对整个安南进行扫荡。

至于胡季牦所在的西都清化,便就完全的处于围困之中。

大明水师截断了整个海岸线,让胡季牦根本没有跑路的可能。

仅仅是三月中旬的时候,安南西都清化城下,已经是四十万明军的聚集。

这四十万大军里,有差不多二十万本身就是安南人组成。

胡季牦大势已去,只剩下最后清化这座城池赴欧顽抗了。

“传令下去,大开城门,不用再抵抗了,算是留了最后一分体面吧。”

真正到了这天的时候,胡季牦原本以为自己会死守清化,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这不是说他顾忌什么百姓的身份,而是为自己的家族后代做最后的考虑。

明军消耗越大,死的人越多,那么他的罪责往后会更重,从而牵连到家族所有人。

况且。

这西都城中,早就已经不知有多少势力暗中投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