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倭国热(第2/3页)

都不用朱英主动去询问,单单一个眼神过去,袁容就已经把所有底子都给泄了。

其实这些在京师里,也不算是什么秘密,只是不管是文臣武将,还是宫里头这边,一般都很少关注到这些二代们。

包括是锦衣卫也感觉很是麻烦,在没有闹事之前,也懒得去管。

牵扯进去不仅是讨不了好,还一堆的麻烦事。

这般朱英基本上算是都已经清楚了。

听完之后,也没有说别的,关于袁容跟朱玉英婚事的事情,更是只字未提,便就让其给回去了。

朱英很清楚,自己把袁容召进宫里来面见,就已经是代表了自己的态度。

朱棣那边本身也不会有什么反对的意思。

或者说其实朱棣根本对于嫡庶这些没有那般的看重,历史上的朱玉英,也是嫁给了袁容。

现在这一点并没有因为朱英的变化而产生改变。

有了朱英的站台,朱棣那边自然不会说有什么意见,况且对于袁容此子,朱棣也算是知晓一些,虽说出身不行,可也是风评不错。

因为小时候的一些关系,所以朱棣对于出身完全没有在乎。

嫁娶的那天,朱英也过去了。

不会只是露了个脸就离开了,他在那里给了太多的压力,也轻易抢了风头。

朱玉英的回门宴,朱元璋特批是在宫廷里举行,这也算是给直接站台。

袁洪当然是高兴至极,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庶出的儿子还真是有几分本事,竟然可以得到燕王长女,永成郡主的看重。

且连太孙殿下在婚宴上都亲自出现了。

在这段时间里,于大明军事学院,一个单独的课堂出现了。

这个课堂是朱英特地为这些勋贵二胎的街溜子们准备的。

京师之中,但凡世袭勋贵的儿子,尽数可以免试进入大明军事学院特招班。

这就让所有的勋贵大喜。

本来拿着这些儿子们就感觉很是头疼,现在免试入学,虽说是什么特招班,可那也是大明军事学院不是。

只要毕业之后,就可以成为武官。

官职小的没关系,到时候走走人脉,肯定也是能够往上升迁的,而一些分家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仅仅是这么一个特招班的开展,无形之中所有的勋贵好像都被绑在了朱英的这条船上。

很大程度的笼络了勋贵们的人心。

不管是朱英如何收纳兵权,在没有经历过蓝玉案的情况下,大明现在有着大量的开国功臣。

这些功臣勋贵是目前大明军力的中流砥柱,可谓整个大明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支持,可以让朱英呈现和朱元璋那般执掌朝堂的权力。

……

年后,大量的人员前往倭国。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几人。

便就是朱樉秦王府,朱棡晋王府,朱棣燕王府,以及朱榑的齐王府。

而也是在这个年头,几大藩王纷纷嫁女。

几乎可以说是只要觉得可以的情况下,连订婚都从简了,直接就是举行婚礼。

燕王长女那边去了,总不能其他藩王那边不去吧。

差不多十来天的时间里,朱英就是在各个婚礼现场露面。

顺便在这个时间点上,也举行了徐妙锦的册封仪式,正式册封为锦妃。

这段时间的京师,当真是叫一个锣鼓齐天,除了一些不好的日子外,几乎天天都在举办婚事。

有官员感叹,这一波下去,好不容易有点的家底全部都给掏空了。

毕竟都是王爷王府的婚事,这礼品自然是不能够走廉价路线,别看这些王爷都去了倭国,可身份摆在这里呢,如果少了,要陛下和太孙殿下怎么看。

且说往后的倭国,大概就是这些王爷们做主了,据说那边多金多银,早点搞好关系肯定是不差的。

“大孙呐,现在的倭国,怕是一个多事之地了。”

“咱的这些个儿子们,咱心里头最是清楚,没一个简单的,从小就是跟着咱在军营里生活,性子骄横就是跟那些兵痞子们学来的。”

“现在一股脑的都奔到了倭国那边,哈哈,咱这心里头还真有几分期待会是怎样的精彩。”

这么多个儿子一起出发,作为当老子的,当然是要送送。

看着这正阳门下的码头上,数十艘不断远去的大船,朱元璋语气中带着几分很是明显的开心。

不仅是那些勋贵们,朱元璋何尝不是因为这些个儿子们发愁。

真说起来,从老二朱樉开始算,就没一个简单的。

现在全部都凑到了倭国去,给大明开疆扩土,当然是个值得高兴的事情。

朱英笑着回道:“爷爷,有这些叔叔们前往倭国,倭国那边的事情,就几乎不怎么需要我们操行了,只是还是要督促一番,不要闹得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