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第2/12页)

或许老师顾虑到马缔吃完饭还要回公司加班,才特意指定了能速战速决的荞麦面。也可能真的是身体不适。

察觉到马缔关切的目光,老师不好意思地笑了。在楼梯的转弯处停住脚步,略微调整呼吸。

“真是不能不服老啊!最近稍微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的。”

“还是叫外卖吧。”

“不了不了,我吃完就直接回家,不能因为我妨碍到大家工作。而且,我也想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

老师边下楼边说:“今年夏天特别炎热,我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不过这几天凉快起来了,体力应该很快就会恢复吧。”

出了玄武书房的副楼,两人向神保町的十字路口走去。如老师所说,拂面的清风里已经感觉不到夏日的残余,夜晚的降临也比之前更早了,明亮的星星在高高的夜空中闪耀着银色的光芒。

常去的荞麦面店里坐着几位上班族模样的客人,都忙着填饱肚子。老板娘心领神会地带着马缔和松本老师坐到能看电视的席位,用遥控器调大了音量。这是对松本老师的特别服务。就连吃饭的时候,老师也拿着词例收集卡,仔细聆听电视里传来的声音。

这家店的菜单早已背熟,马缔和松本老师根本不用翻看菜单。

“老师,要喝一杯吗?”

“不了,今天就算了。”

果然还是身体不适啊。换作往常,老师一定会喝上两合温酒。

“因为这星期已经在家里喝过了。”

老师解释了不喝酒的原因,马缔的担心反而升级为不安。

恰好老板娘过来点单,马缔点了年糕乌冬,松本老师点了山药泥荞麦面。

“不过,马缔也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大人了啊!”点好餐,老师重新转向马缔说,“让你这么操心,真是对不住。”

和老师初次见面的时候我就已经是大人了啊……马缔有些不解,但转念一想,那时候的自己确实连一杯啤酒都倒不好。

刚调到辞典编辑部的时候,对工作流程一无所知,跟同事相处也不顺利,那时的心情如同蒙着眼睛走在迷宫中一般。

而现在,《大渡海》编纂工作几乎由马缔独挑大梁。指挥总数超过五十人的兼职学生,连日跟广告宣传部及营业部开会,同时不停地修正校样,有时还要指导部下岸边的工作,俨然与生俱来的辞典专家。

“能力未及之处还很多。”

马缔羞涩起来,连忙喝了口刚端上的热茶。松本老师在词例收集卡的角落写下“瀑布汗?”几个字。电视里正好在播《突然流汗——揭开自律神经之谜》的特别节目,回答街头随访的男女老少中,有一对女高中生:“哦,莫名其妙地出汗?有过有过!”“突然就一身狂汗啊!”“嗯,简直是瀑布汗!”老师听到就立刻记录下来。

不对啦,老师,女高中生说的“瀑布汗”,恐怕并非自律神经的问题,而是因为今年夏天的酷暑吧。而且这个词,应该是朋友间使用的流行语,没必要记录的。虽然很想这么说,但看到老师一脸认真,马缔把话咽了下去。

年糕乌冬和山药泥荞麦面端上了桌,老师这才停笔。

“目前进展顺利吗?”

“是的,按照计划,明年春天就能出版了。”

马缔和松本老师一边啜着乌冬和荞麦面,一边交谈。

“真叫人好等啊!”松本老师用木勺子舀起山药泥,微笑着说,“不过,辞典完成之后才是重头戏。为了进一步提高辞典的精准度,出版后仍要努力收集词例,为修订、改版做好准备。”

日本最大型的辞典乃是《日本国语大辞典》,在初版发行后时隔二十四年才推出第二版,收录的词条数量也由四十五万增至五十万。编辑和执笔者灵活应对如生物般不断变化的词汇,毫不松懈地搜集,锲而不舍地精心打造出这部辞典。第二版正是这番努力的最佳佐证。

“我会铭记于心。”

马缔嘴里咬着年糕,一本正经地点头。年糕顺着嘴唇耷拉下来,像白色的舌头一样摇曳着,黏到了下巴。真烫!

松本老师和往常一样,就连吃饭的时候都满脑子只想着辞典。老师的视线投向远方,若有所思地说:

“马缔,想必你也知道,在国外,国语辞典,比如《牛津英语大辞典》和《康熙字典》,多是由皇室设立的大学或在当权者的主导下编纂而成。也就是说,编辞典由国家投入经费。”

“对为经费不足而挣扎的我们来说,真是令人羡慕。”

“的确。你知道为什么国家要投入经费编辞典吗?”

马缔停下夹乌冬的手,回答:

“因为编纂国语辞典有关国家威信,对吧?语言文字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关键,为了巩固国家,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统一并支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