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2页)

面对高太后的不满,花眠并无辩解。

高太后说了一会儿,心烦意乱,又道:“他们人都走了,哀家实在不该再跟你说这个。”

花眠的腹部如今已高隆如丘,御医来后算了时日,说是下月便可生产了,孕期花眠嗜酸,不定准是个儿子。但高太后听罢之后,虽也面露喜色,不过终是有点惆怅,怕花眠多心,趁着这无人夜里,对花眠解释:“先帝当年因为只有嘉宁这一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哀家也是格外地疼爱。皇后这胎哀家盼着是儿子,继承国祚需要储君,至于这儿,哀家却盼着是个小丫头,乖乖巧巧的,玉儿俊逸疏朗,眠眠艳丽如画,生个丫头多漂亮!”

前不久,花眠收到了一封信,她那个夫君还在叮嘱着,说诞下长子之后,一定尽快到安西去与他会合,他在那边已安置妥当,如果她去,便是督军夫人,只顾享福就是。花眠读完信之后还在笑这傻货,怎知一定是长子,说不准是他盼着儿子!

“太后祖母说笑了,我和霍珩都不是什么乖巧的人。”

高太后一愣,一想确实如此,哈哈大笑了起来。

花眠在宫里养尊处优,太后特命几个御医轮流十二时辰待命,所用安胎的药方子也是几人商议过后决定的,采纳的最温补的方子,煎药喂与花眠。

到九月初时,花眠在御花园打秋风,忽然腹痛,彼时正是重九,宫里的御医没剩多少人了,花眠这一生产让人措手不及,等匆促地把御医叫过来时,花眠已经开了三指,后头生得无比顺利,顺利得令人惊讶,前前后后只用了一个时辰孩儿就完全出来了。

但令太后失望,是个带把儿的。太后在孩子满脸鲜红被抱出时,就先翻开了襁褓,一瞧之下大失所望。但因又想到嘉宁这一脉后继有人,说服自己之后,勉强欣慰。

诞下儿子之后,花眠精疲力竭,长长地睡了一觉,梦里她乘着风到了草原,在无边碧草吹拂之中,远远望见那骑着神骏乌骓飒沓而来男子,穿着一身狐裘短袄,墨发编成长辫盘在颈边,皮肤晒得黝黑,但依旧笑容绚烂地朝她飞驰赶来。他的马乖巧地停在她的身畔,他就伸臂将她抱起,连同她臂弯里的襁褓,和襁褓之中熟睡的婴孩。

梦醒时,嘴角带着甜笑,花眠侧过身,儿子正吐着泡泡睡在她的身侧,一旁候着几个婢妇。她疲倦地支着眼皮,笑望着她们。

高太后问询之后,也来探看了花眠,对她说了许多事。

花眠一字不说,静静地听着,等高太后意识到自己也许话多了,停止了她的喋喋不休之后,花眠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我想去张掖。”

太后听了沉默,她岑寂了片刻,说道:“眠眠,你要出了月子,才能动身。”

那还需一个多月,花眠等得心焦难耐,高太后又道;“你忍心,孩儿才离开母体不足月,便让他随着你上路?一路西行颠簸,万一……”

花眠垂下了眼睑,她闷不吭声地抱住了襁褓,不再说话了。

太后也抚了抚她的手背,叹了一声。不过在步出花眠修养的寝殿之后,太后便嘱咐雁鸣:“对将军夫人的话都记在心里,这几日就把东西备出来,等孩儿满月酒之后,再商量这事。”

霍珩在前线屡立战功,恐怕一直到这时都不知道他的儿子已悄然来到了这世上,没长开的五官看不出似谁,却能看出眉清目秀的影子,将来必定也是美郎君一个。皇帝大喜,亲为其子赐名世勋,盼子承父业,世代建功立勋。

九月下旬,没有等来小世勋的满月,先等来了皇后的生产。

皇后生产那日,素日勤政的帝王一早散了早朝赶到凤仪宫外焦灼等候,掐着一双肉掌,面孔淡定,但腿脚却极不淡定地于殿门外踱来踱去。

可喜的是皇后这一胎亦是生的儿子,帝大喜,孩儿尚在襁褓之中,便将他高举过头顶,以示骄傲。诸人从未见过一贯隐忍冷峻的陛下露出这般兴奋和激动之态,同感欢喜,也纷纷忍俊难禁。

小皇子赐名刘斐,一出世便封为太子,皇帝朝夕之间就堵住了劝陛下早立储君的大臣的嘴,也让他们暗中的揣测和生出的谣言不攻自破。皇帝着实大喜过望,连带着为世勋操办满月酒也格外地用心铺张。

如此蹉跎到十月下旬,花眠出了月子,收拾妥当,车马才真正辞别凤阙,驶离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