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馒头夹又香又流油的自制辣条(第4/4页)

徐小溪开着三轮车就去了大娘说的地方,看门口像是是个比打面坊还要小的门店,老板是两口子,大概跟何姐差不多大。

“你好,我来买豆皮跟牛筋面。”

男的有些胖,个也不多高,戴着眼镜,只看了一眼就又转头忙乎自己的。

女的扎着长头发,穿戴着围裙,圆圆的脸上,大眼双眼皮,看着就面善。

“来了,妹子,要多少豆皮跟牛筋面。”她随手就拿起来小本本还有自己围裙前面兜里的笔。

徐小溪看这个小店里面还有个门口,打开里面就是个大院子,生产出来的都已经挂在院子里面扯好的绳子上。

“每样两斤吧。”

老板娘笑着应了一声,“妹子,进来等一下,都是鲜榨出来的,在后面晒着呢,我给你装好你带回家接着晾上就可以。”

徐小溪点点头,两斤豆皮加两斤牛筋面总共十五块钱,她接过来袋子提着放在车兜里,到楼下的时候邻居们都站着玩呢,这会外面可是舒服,三轮电动车停到朱老师家的小车棚里,住在一楼就是比较方便。

朱老师她们也都看到了,过去帮忙,总共打了一袋子半的面,挺沉的。

“小徐,我来给你抬着。”

徐小溪自己能搬动半袋的,但一整的大袋的就费劲了。

“谢谢朱老师。”

朱老师虽然年纪有些大,但身体还行,两个人一起提着。

赵奶奶是真的用不了太大的力气,年轻的时候腰就不行了,她在旁边看还关心的嘱咐上。

“你们俩慢点啊。”

幸好是二楼,两个人慢慢的抬上去,也给弄好了,剩下的半袋就是徐小溪自己单手就拎了上去。

徐小溪到家里先把豆皮跟牛筋面都拿出来晾着,然后把面袋子外面套上一层塑料袋,拿过来一个小凳子靠墙角放,面袋子直接放上去,这样是为了防潮,然后发面的大盆拿过来,直接两大瓢面,放上酵母,和上面发着,锅里煮上温热水把盆子放进去,这样发得快,面弄完就把豆皮跟牛筋面都拿过来一部分放到水盆里泡着,洗洗干净,豆皮是要过热水煮一下,去腥气。

徐小溪拿出柜子里的调料,她准备给做点辣条,自己家里做的到底还是要更卫生更好吃一些,能控制辣度,大料也都备齐,做麻辣口的,两种麻椒都必不可少的,辣椒要辣而香,起锅烧油,准备好的大葱姜片全部都放进去,出香味后,再把麻椒辣椒放小半碗进去,盐,味精调味,拿着笊篱反覆煸炸,然后全部出味后,浇在备好的豆皮跟牛筋面上,拿着筷子反覆搅拌。

厨房里全是又麻又辣的香味。

徐小溪拿起来一小根尝了一下,还是热的,味道倒是还行,放凉再腌制一下会是更入味,她给放到案板上。

下午五点多,徐池到家得时候,徐小溪已经揉好馒头了,就剩下下锅蒸,她做的不是剁开的长方形的,是揉的圆圆的,这样的会费劲一些,但揉的过程中也是给发面排气,这样的馒头只会更劲道好吃。

“小姨,我回来了。”徐池把书包放到门口的柜子上换上拖鞋就跑到厨房里。

徐小溪答应一声,“今个蒸馒头吃,一会再炒个菜,咱们以后就吃自己家蒸的馒头,不用去买了。”

她在家里有时候闲着也是闲着,蒸个馒头也不费劲。

徐池点头,他都饿了,本来想出去换衣服写作业呢,但就看到了放着的一盆像是辣条的东西。

“小姨,这是辣条吗?”

徐小溪点了点头。

“是,等馒头蒸好,你们夹着吃,好吃。”

徐池看着辣条有些想流口水,他爱吃辣条,夹在热馒头里更好吃,又辣又筋道,辣味的油还能浸到馒头里,香。

徐小溪看还有两个小剂子,直接又擀开,平铺上香油,撒上葱花,盐,味精调味,卷成花卷,还没吃过花卷呢,挨个上蒸锅给蒸好,盖上盖子,把冰箱冷冻层的猪肉拿出来一块,先放着解冻,家里还有几个辣青椒,一起炒,再来一个青菜就差不多了,电饭锅里煮红薯干汤喝,红薯干就是北方冬天必备的,切成片晒成的干,煮出来的汤清甜,红薯干吃着也很好吃。

六点多。

徐小溪跟徐池才吃上晚饭。

徐小溪蒸的馒头很成功,又圆又大还很有弹性,就是没人家店里卖的白,热气腾腾的,递给徐池一个。

“你能吃完不?”

徐池点头,他直接掰开,就把已经凉掉的辣条夹到自己馒头里,然后大咬上一口,馒头还有些甜味,然后就是麻辣的辣条,辣条的油全部都浸到了里面。

徐小溪给他加了个辣椒炒肉,肉煸炒的焦香,青椒也是辣的,就更下饭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