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馒头夹又香又流油的自制辣条(第2/4页)

徐小溪又接着拖地,胡同里那边支了一个折叠桌,说是打扑克,反正虽然温度低,但天气好,穿厚一些,晒着太阳也是可以的。

程大娘就喜欢打扑克,大家也不赢钱,就纯粹是吃完饭闲的。

徐小溪在店里打扫完,又拿过来一个大的扫把,把门口的落叶扫一下,早上还是何姐帮忙给扫的,但是秋天一阵风过去,就又是一阵,扫完地,鸡腿也正好送过来,炖汤,腌制鸡腿,下午要去打面,也没时间过来,干脆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一直弄到一点多,店里收拾好,正拿上钥匙出门呢,就听到门口吵吵嚷嚷的,她看外面围着的人手里还有端着中午饭看的,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但能听到王主任的声音。

“大家安静一下啊,咱们法院已经判定了,葛家老大应该按照之前签订的协议,不能分葛家老宅,而且还要赡养母亲,法官说了,这是法律规定的,儿子就应该给父母养老送终,这白纸黑字写着呢,大家伙都是见证,你可别抵赖。”

葛老大只觉得晦气,本来闹一闹以为还能分到财产,结果还要赡养她,之前协议上是不用的。

葛大儿媳妇觉得这么多人都是在看自家笑话,有些气急败坏。

“王主任,这有你啥事,我们家的事不用你管。”

王主任听到这话看着她,“你就混蛋吧,这不是你们家的事情,是咱们整个社区的事。”她说完又看看葛老大,“儿媳妇跟你亲娘没感情,你就没有吗?你从小到大,你妈哪对不住你,天底下儿媳妇跟婆婆不亲,那都可以,她又没养过儿媳妇,但是你这个亲儿子才让人最寒心。”

葛老大被指指点点的眼睛扫了一圈不耐烦的拉着媳妇从人群里挤出来回了家里。

徐小溪在外面也没围上去,这葛家是说不清楚,清官难断家务事。

王主任又在后面做善后工作,好好地言辞犀利的跟葛大娘说了一通,大家也都散开,让葛大娘回去才算是完事,看到徐小溪正准备走,赶紧又过来。

“小徐,来,那个事情我写了一份计划书,你看看。”她从包里拿出来两张纸,这么点东西写了两天,问了好些人这方面的事情,觉得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修路,二是完善学校的一些问题。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有九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把村里的路给修好,大家走路不那么难了,学校的桌椅板凳也能换一换,多买些书给孩子们看,这些都是能看到的实在的改变的。

徐小溪接过来打开看了一下,上面写了具体修的那条路,还有大概要买的沙子水泥石子啥的,课外书也查了要买的类型,最后列出来的是价格。

“王主任,这做的太详细了,肯定费了不少劲吧。”

王主任听到徐小溪这么说,瞬间就笑了起来,“不费劲,就打了电话,问问情况,价格人工啥的,后面的话才是要施行的,咱们钱不能花的不明不白的。”

徐小溪其实都放心的,王主任的人品是整个社区都知道的。

“王主任,好,那就这么办都可以的,我们都没您了解江县。”

王主任办起来事情风风火火,效率又高又好的。

两个人说定以后,后面再买什么材料,东西也都会开发票,有据可查的。

徐小溪骑上电动车也回去了,先简单的吃了顿饭,就拿上两个洗干净的塑料大袋子去了小院子里,刚刚过了中午,秋冬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也变短了,大家都不会像夏天一样午睡很久,有些都不会午睡了,外面门口都坐着的有人,不过大家即使坐着,也都不闲,手里要么就是拿着东西在弄,要不就是纳鞋底,给孙子辈的做衣服,小孩的棉袄,连体棉袄,还要画样子,裁剪,这样的衣服其实是根据小孩子的具体的身高来做的,穿上正正好好的,会更舒服,比买的会更合身一些,不过现在也很少有人会穿做的衣服。

徐小溪走过去还都跟邻居们打了招呼,到一楼借了朱老师家的电动三轮车,那一袋子粮食有一百多斤,她电动车带过去是不太现实,而且打出来的面一般有一袋半。

朱老师把钥匙给她。

“你这还挺快的。”

徐小溪原本想着昨天下午就行的,笑笑,“这两天天气好。”

朱老师也觉得是的,她还要去六楼老王家套被子呢,剩下的少,家里客厅能铺开,也就没弄到外面来了。

徐小溪骑上电动车去了小院子,把晾干的小麦都全部装到干净的袋子里,一个袋子装半袋,这样她也能搬上车。

江县因为打粮食的人少了,打面的店也变的少了,距离这边最近的骑车也要十五分钟,她还是问赵奶奶打听来的地址呢。

打面坊就在一个胡同口,人来来往往的,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段,她把电动车停在旁边,店里就一台机器,前面还有人在打面,她就在后面等着。